-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初中古诗词阅读教学方式初探
许昌市襄城县茨沟中学 杜学奎
古诗词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人文精髓,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初中课本中的古诗词是浩瀚的文学海洋的点滴,是中华文化的沉沉载体,它们孕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古诗文阅读在学生继承传统文化,形成文化积累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新时期对古诗文阅读提出了新的要求。 可是,我们聚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却发现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本文试着对这些现状进行剖析,并结合我们对中学古诗词教学的研究寻找有效的策略。
一、中学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方式死板,课堂缺失美感。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多是采用“解释题目,简介诗人;翻译全篇; 赏析名句,反复背诵”的程式,使原本意蕴悠远、营养丰富的古诗大餐被良多教师翻译成一叠索然无味的小菜,而且这种教学形式抹杀了学生创造需要,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生命的活力,古诗词所潜匿着的美感被扫荡殆尽,学生只能为了考试而死啃教材。
学习内容单一,缺少乐学氛围。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正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缔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拓宽学生的进修空间,增强学生在各类场所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可是从学生学习古诗的现状来看,还往往仅局限于课堂。教员也盯着课本,不敢越雷池半步,生怕画蛇添足,生怕联系一些课外常识、拓展相关古诗会浪费时间,不敢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引进课堂,不想或者很少举荐其他古诗。所以,不仅课堂如一潭死水,缺了课外延长、课外实践这一泉源活水,而且校园古诗文化培植更是冷淡,使学生的学习激情被抑制。
偏重机械识记,学习缺少乐趣乐趣。新课标明确指出背诵古诗词的篇目后,教师也非常重视对学生古诗词的积累、背诵,可是在理解上有偏颇或很肤浅,不少教师仅仅关注了学生“量”的堆集,只知填鸭灌注贯注,让学生过量地机械地抄写、背诵、默写。学生在死板的背诗、抄诗中毫无审美体验而言。慢慢地,便丢失了对古诗文学习的乐趣,更不用说受到诗情的陶冶了。
二、师生激情投入,实现高效语文课堂。
语文阅读教学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仅要给予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和尽可能大的空间,还要设计一定的问题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一些教师有意使自己的语文课堂变得热闹而让学生讨论纷纷,但这样的课堂很多是流于形式。一些老师虽然设计很多问题,但却未能抓住关键,致使课堂陷于一些低水平的重复,学生也只是发表一些肤浅的见解。鉴于此,我结合我县教育系统推广的高效课堂模式进行古诗词教学改革探索,摸索出:⑴导学案引路;⑵学生分组合作;⑶教师点拨释疑;⑷名句美词赏析;⑸当日检测过关的高效语文课堂模式。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出高质量问题的方法,有效地激发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品读理解,使他们处于潜在状态的理解、创造、想像通过个性化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变无声为有声,增强诗情诗韵的体悟
古诗词不仅是一种说话的艺术,仍是一种包容了音乐、绘画等在内的一种综合艺术,是一个丰硕的艺术宝库,有着具年夜的美学价值。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倡导“美学”的理念,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实挖掘古诗的美学价值,指导学生愉快地学,美美地学。
古诗词有“只可融会,不成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最好的揭示体例是诵读。只有有激情地吟诵,才能体味出诗的真味,若是教师事先筹备好与诗的情调、节奏相协调的音乐、营造吟诵的空气,那么学生读起来也就入情入境。 学生的生活少不了歌声,笑声,按照这一特点,在古诗文诵读的基本上,教师可以鼓舞激励学生按照自己喜欢的歌曲旋律唱读古诗文。这种变读为唱,学生学得兴奋,而且在唱唱、跳跳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古诗文的陶冶。
如,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时,我在学生预习导学案的基础上,有介绍了诗人的坎坷经历和超拔世俗的火大胸襟,然后让学生先小声诵读全诗,体味感情,接着自由的、有感情的朗读,学生渐渐领悟了诗情、诗意,中秋节夜晚的一轮皓月给每个人一个抒发诗情的无限空间,每个人的胸腔中的诗情都从高声的吟诵中喷薄而出。这时,我播放出《明月几时有》的歌曲伴奏,学生轻声的跟唱起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发自内心的歌声就是每个人的最大收获了吧。
四、妙笔生“画”,感悟诗情诗韵。
诗人用语言来绘色绘形,高明的诗人大多兼得诗、画的修养,他们的作品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高尚尊贵的“画笔”,可使“画中有诗”;而美妙的“诗笔”,又可使“诗中有画”,从而使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教材中的良多古诗都是“诗中有画”。我们可以采用“诵诗作画,以画品诗”的体例打开学生的心扉。
如,教杜牧的《山行》一诗时,我引导学生在反复阅读后画一画层层叠叠的山峰,时隐时现的羊肠小道,红叶似火的山冈,翘首遥望、不忍归去的诗人,诗中的情韵早已跃然纸上了。
五、开发第二课堂,比照伟大人生与诗情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营养咨询与教育1.ppt
- 2008年度广西高考语文全国一卷真题.doc
- 2009-2010学年江苏苏州市高新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doc
- 2009年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doc
- 运筹学基础线性规划2.ppt
- 梁东荣视频营销YY免费课ginbao太原运营中心提供.ppt
- 2009年高考理综试题和答案(浙江卷).doc
- 六年度级数学数学培训讲座.ppt
- 执行力2013912.ppt
- 人教版八年度级数学.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