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教师是怎样炼成.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特级教师是怎样炼成

特级教师是怎样炼成   摘要:江苏小学语文的天空从来都是星光灿烂、名师荟萃。斯霞、李吉林、于永正等是江苏小学语文教师的杰出代表。纵观小学语文教坛的著名特级教师,他们身上有什么?作为特级教师,他们有怎样的特质?这些特质是怎样炼成的的?高尚的师德、深刻的教育思想、鲜明的教学风格是他们区别于普通教师的职业素养,而勤于读书、躬于实践、善于思考与积累则是特级教师们成长的内在成因和基本条件。   关键词:特级教师;成长;启示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9—0056—04   “传道、授业、解惑”(韩愈)大抵是我国古代对教师职业角色的最经典论断。而经典之为经典就在于它对未来的开放性与生成性,型塑它的就是时代的发展。语文教育虽说古老,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才走过了100多年。上世纪的曲曲折折,直至改革开放以后,语文教育终于迎来了春天。在小学语文教育蹒跚前进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时代型塑出了一个个温暖的身影,其中有一批就扎根在江苏这片土地上。   一   江苏小学语文的天空从来都是星光灿烂、名师荟萃的,而且在这些名师中间,总有几位傲立群芳,站在全国小语的制高点上。“苏派教学”某种意义上更像是小语的“苏派”。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小学语文名师谱系大致可划分为四代:“文革”前十多年是第一代,代表人物当推斯霞、霍懋征、王兰老师等。其中斯霞老师以她的“随课文识字”,更以她的“童心母爱”,在全国小语界,也在全体教育者心中树起了一座丰碑。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头十年是第二代,代表人物首推李吉林老师。李老师的“情境教育诗篇”不光是对母语教学的卓越创造,而且在当代教育理论园地也堪为“教科书”。李吉林老师的成就再次证实,一个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锻铸成教育家!上世纪90年代是第三代,这是全国小学语文教学务实精进的十年,教坛上可谓群星璀璨,于永正、贾志敏、支玉恒等一大批名师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新标杆。除了于永正在全国广受拥戴、占尽风流之外,张庆、朱家珑、袁浩等一批江苏小语教坛的领袖,在教材、教研等领域也是异军突起。21世纪的头十年自然就是第四代了。这是语文教学的黄金年代,课程改革的春风把小学语文教坛熏得如火如荼,一批中青年名师走到了台前,孙双金、窦桂梅、王崧舟、薛法根等名字开始为大家所熟知,而江苏的孙双金、薛法根分别以其深沉雄浑、睿智洒脱的教学风格,成为新一代名师的翘楚。这样的划分当然不可能绝对,事实上,一位真正的名师,其影响力往往超越时空,深深感召和激励着他们身后一代又一代教育新人的成长。   “江山代有才人出”。江苏小语未来的10年、20年谁领风骚?心里的疑问还没说出口,代表“新生代名师”的祝禧、管建刚、魏星、潘文彬、王笑梅等等便已经悄然而至。   二   历数几代特级教师,不禁心生一问,究竟是些什么独特的品质让他们在教师群体中脱颖而出,在不同时代的小语园地中绽放异彩?面前这本《特级教师思想录·小学语文卷》中也许隐藏着一些答案。“特级教师”是一个怎样的群体?教育部《特级教师评选规定》的“定义”是:“国家为了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而特设的一种既具先进性、又有专业性的称号。特级教师应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由此看来,这样一个群体,恐怕至少具备以下一些条件——   师德的丰碑。道德、品格的崇高不仅是我们衡量一位教师,更是衡量一个人的精神标准。这一点从古而今已有太多的原创性阐述和衍生性表达,但这里可能还有一个价值排序的问题仍然值得一提。即“师德”对教师是一个必要含义,对于启人育人之师,道德、德行就应是教师资格准入的必要条件,因为以人为交往对象的事业如果道德出了问题最终祸害的是人是社会是国家是民族。所以对于教师而言,德行具有一票否决权。当然,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是人们对于教师职业的美好向往,而且教师群体也仍然有道德水平差异,但德行其实更应该是教师自己心中的“道德律令”(康德)。这一点,诸位前辈堪为楷模。   斯霞是一座丰碑。她是一座大写的“人”的丰碑。作为一个人,斯霞一生坎坷,但从来没有向黑暗、向困难和挫折低头。她坚守自己的信仰,坚守自己的理想,坚守自己的学校,坚守自己的课堂。用94年的时间长度,用堪称“伟大”的高度和宽度,书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她是一座人民教师杰出代表的丰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她钟爱教育,关爱孩子,酷爱语文,热爱教学,语文教学成为她基本的生活方式和深刻而美好的生命体验。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她从未停止过探索和实践,在识字教学领域,她成为分散识字教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非常了不起的[2]。   李吉林老师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不知疲倦地奋力前行,从情景教学法到情境教学论,再到情境教育论,她超越了学科教学的藩篱,发展出了一套旨在促进儿童生命整体发展的教育理论体系,其理念中流淌着中华民族“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