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质源水稻材料氮利用效率聚类分析.docVIP

不同质源水稻材料氮利用效率聚类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质源水稻材料氮利用效率聚类分析

不同质源水稻材料氮利用效率聚类分析   摘要:选取100份不同质源的水稻(Oryza sativa L.)材料,通过施氮与不施氮对比试验,以单株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株高及全生育期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可分为5类,其中第Ⅱ类集中了全部氮高效利用材料,其氮高效系数(DC)中心值达到93.6,表现出较强的氮高效利用特性;其次为第Ⅳ类,中心值为89.8;中心值最小的为第Ⅲ类,为81.9,表明该类材料在低氮胁迫下受害程度最大;其余表现一般。   关键词:水稻(Oryza sativa L.);氮利用效率;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1-4717-03   Cluster Analysis of Nitrogen Efficiency of Rice Genotypes   YAN Ming-jian,HUANG Wen-zhang,HU Jing-tao,L?譈 Zhi-wen,LEI Shu-fan,HUANG Cheng-zhi   (The Chongqing Three Gorges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Chongqing 404155, China)   Abstract:Taking 100 rice genotypes as material, cluster analysis was conducted using efficient tiller number per plant, grain number per spike, plant height, whole growth period and 1 000-grain weight as indicator in comparative test between N treatment and none-N treat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terials could be divided into 5 classes. Materials with high nitrogen utilization efficiency were clustered into classⅡ, the DC central value of which was as high as 93.6. The central value of class Ⅳ(89.8) was the second high. The materials of class Ⅲ, of which the central value(81.9) was the smallest, would suffer the most serious damage under low nitrogen stress. The other materials had ordinary performance.   Key words:rice(Oryza sativa L.); nitrogen efficiency; cluster analysis   氮是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 在作物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往往依靠施用大量氮肥来维持作物产量,而增施氮肥的直接后果是大量资源的浪费和一系列的环境问题[1]。鉴于不同基因型作物对低氮胁迫的自身调节能力存在差异[2],通过发掘作物氮高效利用的遗传潜力选育耐低氮作物品种已经成为解决氮素障碍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之一[3]。水稻(Oryza sativa L.)氮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已有报道[4-6], 但对耐低氮水稻材料的筛选还没有统一的指标。本研究考察了两种施氮水平下100份不同质源水稻材料的5个性状,借助于抗旱鉴定的方法,通过对各性状的氮利用效率进行聚类分析,从中筛选出氮高效利用水稻材料,以期为氮高效利用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基础材料。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所用水稻材料来自于中国科学院遗传资源所,为100份不同质源水稻材料,具体来源及编号见表1。   1.2 试验地点及设计   1.2.1 试验地点及肥力 试验地点设在重庆市三峡农业科学院高锋试验基地。试验地土壤有机质含量2.23%,pH 6.1,碱解氮138.04 mg/kg,有效磷13.49 mg/kg,有效钾85.66 mg/kg。   1.2.2 试验设计 试验设正常施氮与不施氮2个处理,正常施氮处理(对照):施尿素75 kg/hm2、复合肥375 kg/hm2、磷肥225 kg/hm2和钾肥75 kg/hm2;不施氮处理:磷肥225 kg/hm2,钾肥75 kg/hm2。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