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儿女英雄传》中满语词汇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女英雄传》中满语词汇研究

《儿女英雄传》中满语词汇研究   摘 要:文康的《儿女英雄传》确立了一种新型的武侠小说模式——儿女英雄小说,是清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作品。本文通过对《儿女英雄传》中带有满族特色的词汇系统的归纳整理,补充了目前对《儿女英雄传》中满语研究的不足,便于读者对《儿女英雄传》做更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文康 《儿女英雄传》 满语词汇   一、《儿女英雄传》中的满族亲属称谓   满族人称“父亲”为“阿玛(ama)”,称“母亲”为“额娘(eniye)”,称“少爷”为“阿哥(age)”,“小姐”称为格格(gege)。而到清朝嘉庆以后,满语文呈直线滑坡趋势,但是满语在衰落中实际上是一种积极的转换,而不是消极的消亡,这在旗人所用的语言中表现更明显(赵杰,1995)。在现实生活中,满族人很少再使用满族亲属称谓固有词,而使用具有满族特色的亲属称谓。   1.爷、奶奶   在日常生活中,旗人家庭“爷、奶奶”是最普遍的称呼。“爷”是对旗人男性的称呼,不是汉族称呼中“祖父”的意思,而是对男性的尊称。《儿》①中称安学海为“安老爷”。“奶奶”是满族人对母亲的一种称谓,这里的“奶奶”,并不是“祖母”的意思。常用于背称。《儿》中示例如下:   (1)安老爷道:“你父亲单名一个杞字。官居二品,便是那纪大将军的中军副将。”(第十九回)   (2)今日爷、奶奶家庭小宴,他早就该在此伺候,怎的此时倒从外来呢?(第三十一回)   2.阿哥   满族人称“男孩”为“阿哥”或“哥儿”,是对有身份的男孩的爱称和尊称。读作à gé,重音在前。如果读作ā gē,就成了汉语中“阿妹”所对应的“阿哥”,语义完全改变。   满语的“阿哥(age)”在词义上有两重意思:一是皇子,如“四阿哥”“十三阿哥”;一是有身份的男孩,如安骥,他是正黄旗汉军世族旧家的公子,有一定身份地位。如:   (3)老爷听了这话,把脸一沉,问道:“阿哥!你在那里弄得许多银子?”(第十二回)   3.格格   “格格(gege)”是满族人对女性的一种称谓,一般来说,身份地位较高。“格格(gege)”读作(gēgē)并非第二声(gégé),在词义上也有两重含义:   一是作为非正式称号时,对未出嫁的闺女尊称“格格”。《儿》中何玉凤(旗人)初见张金凤就称呼她“格格”:   (4)那个讨厌的女人见他一句一骂,看不过了,拿着根潮烟袋,指着那穿月白的女子说道:“格格儿,你可别拿着合我的那一铳子性儿合人家闹!”(第七回)   二是清朝皇族女儿的封号。如前几年大热的“还珠格格”“晴格格”等。   4.妞妞   “妞妞(nionio)”指的是姑娘,在满族民间一般称女孩儿为“妞妞(nionio)”。《清稗类钞》中“皇室皇族之女称谓”条:“若闲散八旗,若内府三旗,凡对于未嫁之幼女,皆称妞妞。”如:   (5)舅太太道:“我不管你们的家务,我只问斗牌。你们要谈家务,别耽搁你们,我们到妞妞屋里去。”(第三十三回)   二、《儿女英雄传》中的满族官职称谓   安老爷安学海在宦海沉浮,又是正黄旗汉军世族旧家,要结识各级官员,后安公子科举高中,也是在官场兢兢业业,所以《儿》中反映满族官职称谓的颇多。试举例如下:   1.章京、阿达哈哈番   “章京(janggin)”,官名。清朝多用以称军职或各衙门办理文书的官员。章京最初主要为武职,由高至低分为四个等级:昂邦章京、梅楞章京、甲喇章京和牛录章京。后期军机处和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公务员也被称为章京。如:   (6)“我除了你曾祖太爷不曾赶上,你祖太爷便是我的恩师。……有个骑都尉的世职,恰好出缺无人,轮该你祖太爷承袭,出去引见,便用了一个本旗章京。”(第十九回)   (7)他道:“我不是秀才,我们太爷今年才给我捐的监,我叫绷僧额。我们大爷是世袭阿达哈哈番,九王爷新保的梅楞章京。”(第三十四回)   这里提到的“阿达哈哈番(adaha hafan)”“梅楞章京(me1ren janggin)”都是满族官职称谓。“阿达哈哈番”中的“哈番(hafan)”汉译为官。“阿达哈哈番”为轻车都尉,是公、侯、伯、子、男之下的世职。“梅楞章京”汉译为“副都统”。   2.包衣按班、笔帖式   包衣是清代八旗组织内部的一种封建人身领属制度,它是中国古代封建主仆制度的延续,体现了封建等级社会中臣仆与领主之间的人身隶属关系。“包衣按班(booi amben”,隶属于内务府从事包衣属民管理的官称。“包衣(booi)”,家奴;“按班(amben)”,大臣也。   “笔帖式(bithesi)”,官职名,掌翻译。汉译为“书记官”,意为办理文件、文书的人。笔帖式为国家正式官员,有品级。早年有五、六品者。雍正以后除极少数主事衔笔帖式为六品外,一般为七、八、九品。但笔帖式升迁较为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