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知青儿子和农民母亲爱惊世骇俗
知青儿子和农民母亲爱惊世骇俗
房东大妈
1974年秋,年仅17岁的吕牢生高中未毕业便因“右派”父母的牵连,从武汉下放到汉江农场红光村插队落户。他是一个遗腹子,17年前母亲在牢房里生下他,10岁那年,母亲又撒手而去。靠吃百家饭长大的吕牢生整日郁郁寡欢,显得羸弱孤单。
吕牢生和同伴来到红光村后,当时村里没有知青点,便把他们分到各家居住。因为父亲是“右派”,乡亲们来挑人时都不挑他,有的人甚至鄙视地将他往一旁扒拉,气得他坐在背包上暗自落泪。正当村干部将吕牢生的名字写成“阄儿”,谁抓住谁要他时,闻讯赶来的农妇韩秋月把一只温暖的手抚到他的肩上,亲切地说:“伢儿,走吧,到我家去!”
50岁的韩秋月是红光村一个普通农妇,1969年6月,丈夫和女儿因车祸身亡后,她和儿子刘强相依为命。吕牢生来到后,韩秋月对他像对亲生儿子一样,当时许多知青的粮食和食油都不够吃,吕牢生却从没有出现过缺粮少油问题,在孤单中长大的他,体味到了一种久违的温暖。
1975年秋后的一个晚上,吕牢生突患“出血热”,不停地发烧说胡话。此时,外面风雨交加,韩秋月摸黑冒雨跑了十多里水道去请医生。因为天气恶劣,医生赖在床上不起,韩秋月硬是在他窗下站了一个多小时苦苦哀求,最后慈母心怀终于感动了医生。当浑身湿透、两腿冻得直打颤的韩秋月把医生请来时,吕牢生已烧得手脚抽搐。韩秋月用湿毛巾不断为他擦拭,一直忙到第二天早上,医生临走时对吕牢生说:“多亏早来半小时,要不就没命了。”一句话说得吕牢生泪流满面,从此他开始喊韩秋月“娘”。
韩秋月在畜牧队,每天都得到白鹭湖里捞杂草喂猪。刘强在县里住校读书,年轻力壮的吕牢生整天一路小跑,帮干娘干这干那,可他怎么也没想到,不幸会再一次降临到干娘头上。
1976年8月6日早上,吕牢生和在家过暑假的刘强到白鹭湖替娘捞猪草,到中午还没回来。当韩秋月赶到湖边时,只见湖心的小木船倾覆了,吕牢生和刘强正在水中挣扎。韩秋月不假思索游向吕牢生,拼命把他托出水面并送到岸上,随后她又游向儿子,但由于体力严重透支,她连呛几口水后开始渐渐下沉。当吕牢生带着村民把干娘救起时,她已经气若游丝,幸而抢救及时才保住一命,但刘强因身体虚弱加上溺水时间过长,早已停止了呼吸。
“强强!强强!”在床上醒来的韩秋月哭叫几声后又昏厥过去。吕牢生趴在干娘身上哭叫着:“娘,以后我就是您的亲生儿子!”他给干娘连磕三个响头后长跪不起。
1977年6月,知青开始一批又一批返城,吕牢生也接到了返城通知书。突如其来的消息,对吕牢生来说不知是喜还是忧,3年的艰辛生活总算熬到了头,但扔下孤零零的干娘,情何以堪!最后,吕牢生一把揉碎了通知书,跪到干娘面前说:“娘,我不回城,我要侍候您一辈子!”韩秋月拍着牢生的肩膀劝道:“好孩子,你的心意娘领了,可我不能让你为我耽误前程呀!”吕牢生还是摇头,无奈,韩秋月不得不哄吕牢生道:“你先回武汉,等有了工作安了家,娘就去你那儿住。”吕牢生这才答应返城。
男儿失控铸大错
返城后,吕牢生在武汉一家集体企业做车工,每月发工资后先给干娘寄50元。1982年,红光村把土地分给农工后,每逢麦收或其它农忙季节,吕牢生总是请假到红光村帮干娘干活,冬季农闲,则接干娘到武汉住到来年春耕。干娘来到后,干儿总是给她买这买那,怕给牢生添麻烦,韩秋月往往住几天就要走,干儿说啥也不依:“娘,您为什么走呢?是儿子哪点不好伤了您的心?”问得韩秋月泪水盈盈。
吕牢生到了谈恋爱的年龄,心仪小伙的姑娘不少,但他连谈了几个都吹了,因为他有个先决条件:一定要把干娘当亲娘看待,一辈子不变。女孩子一接触到这个问题,要么不理解,要么觉得负担太重,结果自然是不欢而散。韩秋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命令吕牢生不要因她而影响婚事,否则就再也不来城里住了。半年后,吕牢生与本厂的一位女工王金叶订了婚,并决定1984年腊月初八举办婚礼。韩秋月喜得眉开眼笑,把铺的、盖的、吃的、用的全准备好,还做了一套家具,装了满满一汽车运到武汉。
婚礼上,吕牢生和王金叶给干娘鞠了三躬,干娘掏出3000元当众给了儿媳妇。众人愕然,1980年代呀,3000元可不是一笔小数呢!没想到这个乡下老婆婆这么有钱,很多人都羡慕王金叶遇上了个“富婆婆”。
婚后,王金叶对“干婆母”很是尊重,经常抽空到乡下看她,可每次到乡下,她先甜甜地喊声“妈”后,便要这要那,韩秋月总是想法满足她。吕牢生为此没少和王金叶生气,但好占便宜的她一如既往。
其实韩秋月并不富裕,她种了5亩责任田,既要照顾地里的庄稼,又要忙里偷闲搞点小买卖挣零用钱。一年到头,除去杂七杂八所剩无几,儿媳妇要这要那让她很作难。
1985年3月,王金叶下乡让“干婆母”给打6床棉絮,说她弟弟结婚用。因韩秋月没种棉花,借了几家没借着,再加上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