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危险因素探讨及干预措施
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危险因素探讨及干预措施
[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进而提高和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方法 选择98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年龄、性别、骨折发生的诱因及其他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股骨颈、椎体、桡骨远端较其他部位容易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女性骨折占63.27%,男性占36.73%;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 = 1.122)、性别(OR = 0.965)、低钙饮食(OR = 1.352)、意外跌倒(OR = 1.622)、骨密度(OR = 0.736)及脆性骨折(OR = 1.342)是发生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重要危险因素。 结论 针对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采取多方面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群骨质疏松及其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危险因素;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 R68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12(a)-0157-03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由于骨质疏松引起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导致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对医学和社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腰椎压缩性骨折、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其危害性更大,据研究显示[1],骨质疏松造成的股骨颈骨折城市化的国家发生率高。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可能会与日俱增[2-3],分析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指导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本研究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 年1月~2011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98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6例,女62例,年龄61~88岁,平均74.5岁,所有入选的病例均排除有以下情况: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卵巢切除、肝病、肾病等影响骨密度和钙磷代谢的疾病。
1.2 方法
每位患者填写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职业、教育程度、运动情况、生活习惯、基础疾病???况、用药情况及骨折的诱因等,对98例患者均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检测正位L1~4及双侧股骨近端(骨折患者选健侧)骨密度,所有病例经X线检查结果均确定为骨折,本研究采用1999年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结合中国国情制定的中国人骨质疏松诊断标准[4],所有研究对象均被诊断为骨质疏松,即T值≤-2.0为骨质疏松,-2.0-1.0为骨密度正常。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多因素分析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以P 70岁约为85.37%,男性骨质疏松60~70岁约为41.38%,70岁约为70.45%。本组病例发生股骨颈骨折患者57例,占58.1%,腰椎骨折16例,16.3%占,桡骨骨折24例,占24.4%,骨股颈是人体躯干重力作用的一个重要受力支撑点,极易在轻微外力作用下造成骨折,骨股颈骨折是导致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和其他严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3.1.2 性别因素 本研究结果表明,骨质疏松性骨折女性发病率较男性高,这是由女性生理特点决定的,另据研究显示:女性腰椎BMD从45岁开始随年龄增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到50岁时骨量有一个快速丢失时期,这与女性绝经期后雌激素、降钙素水平极速下降有关[11,13],而且女性绝经年龄越早,其患骨质疏松的危险性就越高,因为绝经年龄越早卵巢的功能衰退越早,骨代谢发生改变,逐步呈高转换型负平衡状态,加速了骨量流失,导致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含量随着绝经期的延长而逐渐降低[12]。
3.1.3 生活方式 吸烟、酗酒、过多饮用咖啡、碳酸饮料、运动少、低钙饮食及维生素D的摄入不足、膳食结构不合理等是骨质疏松的重要危险因素。由于长期大量吸烟、酗酒、饮用咖啡、碳酸饮料会抑制钙与维生素D的摄取及维生素D的活化,抑制骨形成,导致骨量丢失及骨质疏松[14]。
3.1.4 跌倒 骨质疏松患者骨骼脆性增加,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就可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不慎跌倒是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重要直接因素。本研究对象大多数是由于跌倒造成的骨折,据研究报道[14],肢体发生骨折危险性与跌倒有直接关系。这与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神经元的调控功能下降,应激状态下神经-肌肉协调性降低,自身身体平衡状态不能调整有关。 3.1.5 其他 教育程度、身高、体重均参与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本研究发现,文化程度与骨质疏松具有相关性,文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训练手册(供参考).doc VIP
- 今日头条机构入驻协议3篇.docx
- 肺部结节影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ppt
- 2025年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中考一模训练语文试题(含答案) .pdf VIP
- 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训练手册(2020).docx VIP
- 人教PEP版(2024)三年级下册英语Unit 6 Numbers in life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共6课时).docx
- 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2.pdf
- 自娱自乐攻略适用21.0211新春版 by龙行天下Iray.xlsx VIP
-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衣柜控制系统设计.docx
- 搅拌站沙石供应合同模板.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