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同治皇帝死于天花
同治
同治十三年十月二十一日(1874年11月28日),同治帝驾幸西苑时受凉,身体有些不适。然而,十天后,也就是十月三十日(12月8日)下午,同治帝病情突然加重,他开始发烧,并伴有四肢无力、浑身酸软等症状。太医向慈禧描述了同治帝的症状:发热头眩,胸满烦闷,身乏腿软,皮肤上出现没有凸起的疹形红点。慈禧大惊失色,她担心同治帝染上了天花!
天花,古称“虏疮”,中医学则称之为“痘疮”,民间一般也称为“出疹”或“出痘”。这是一种因病毒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今已绝迹)。发病后皮肤或粘膜上出现痘疹、水疮和脓疮,伴随着高烧、惊悸、烦躁、嗜睡等症,全身或头面迅速出现疱疮,病重者常因脓毒引起败血症而在数日内死亡;轻者痘疹溃破后结痂脱落,愈后往往留有疤痕而形成麻脸。
其实中国人很早就已经了解天花了。早在清朝建立前一千三百年的两晋时期关于天花的医学记载就已经出现在文献中了。当时著名思想家葛洪著有《肘后备急方》。“肘后”是指该书篇幅很小,可以挂在胳膊上随身携带,相当于现代所说的“袖珍本”。“备急”就是应急的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一本“急症手册”。他在《肘后备急方》中写道:有一年发生了一种奇怪的流行病,病人浑身长出一个个的病疮,起初是小红点,不久就变成白色的脓疮,不断溃烂,一碰就破,伴以发高烧,说胡话,十个有九个治不好。侥幸治好的,皮肤上也会留下一个个小斑痕,起初发黑,一年后才逐渐消失。这病就是天花,记载十分准确和详细,比西方医学界认为最早记载天花的阿拉伯医学家雷撤斯要早五百多年。此后随着传统医学的进步,到宋朝和元朝,不少医生已经能专门诊治天花,并缓解其发病的症状。正因如此,尽管民间百姓及宫廷贵族虽不免仍有患病甚至致死者,但就其危害本身,已不足以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在野史及正史中,我们很少发现对天花的描述和因此而引起恐惧的记载。
可是,我们在明末清初这一时期的文献中却发现满族对天花十分恐惧。谈迁《北游录》载:
“满人不出疹,自入长安,多出疹而殆,始谓汉人染之也。于是民间以疹闻,立逐出都城二十里。而都城外俱满洲赐庄,彼窭人子安所适乎?多茹泪弃婴道侧。或恋一室,不能单外,至毙其子女。见闻交痛。”
此外,清初的文献中常常有关于清王朝大举“驱痘”的记载。
清廷如此兴师动众防范天花是因为入关前后天花对满族民众生命安全的威胁远远超过了它对中原地区民众生命的威胁,在天花高发期,人口的大量死亡直接威胁政治稳定和军事安全。
为什么天花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在满族人群中有如此高的比例?
首先,东北寒冷,病毒不易流行。
满族是东北地区的原住民,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这里气候寒冷,人口稀少,病毒不易流行传染。而天花的泛滥以中原地区为主,因而,入关前天花对于满族的威胁不大,因此满族民众也就缺少抵抗天花的免疫力。
其次,清初满族民众不适应中原气候。
伴随着满族入关,部众南移后,中原湿热的气候使他们难以适应,在最初满族移居和适应这种气候的时期里,他们对于各种流行病的抵抗能力大大降低。因此,满族感染天花,并由感染不治而亡的人数十分巨大,在满族人的心里,天花就是吞噬人们生命的恶魔!
慈禧知道,在大清皇室家谱《玉牒》里面,记载了大量皇室成员的死亡数字,观之怵目惊心:顺治皇帝生有八个阿哥,其中四个早亡,另外六个格格竟死得只剩一个;康熙皇帝共有三十五个皇子,其中十五个早亡,二十五个公主则死掉十三个,其他皇室成员的子女,死的就更多了。死的原因主要是疾病,而天花是最主要的致命杀手。天花不仅危及未成年人的生命,对于成年人,依然有很高的感染率。
顺治初年,正是天花高发时期。努尔哈赤的第十五子,也就是多尔衮的弟弟多铎,骁勇善战,威震中原,可健壮的他依然没有躲过天花的劫难,在顺治六年,三十六岁的多铎因感染天花不治身亡。
顺治帝一生都在躲避天花,在他统治时期,他曾规定皇室成员“避痘”,也就是在天花流行的时期尽量回避与可能感染天花的人的接触。顺治八年,京城天花泛滥,在十月至十二月期间,顺治帝以狩猎为名,携带着太后、皇后躲避于遵化的深山里。皇子出生以后,按照朝中规定是即刻抱出宫外,由保姆等人照顾,以“避痘”。如康熙帝出生以后就被保姆抱出皇宫,直到他两岁以后出过天花方才回到宫里。顺治帝一生都在躲避天花,可命运却偏偏和他开了一个玩笑。顺治十七年,正在京城张灯结彩、准备春节的喜庆时间里,宫中却传出了消息:顺治帝感染了天花。虽然找来了最好的御医诊治,五天以后,二十四岁的顺治帝依然离开了人世。
因此,人们想尽办法防治天花。到康熙时期,民间已经有了预防天花的措施——鼻苗法。
具体方法是:在还没有出过水痘的人鼻子里放置痘苗,就是把症状较轻的天花患者的疱浆植入还没有出过水痘人的鼻腔,或者将结痂碾碎后吹入鼻腔,所以又叫“吹苗法”,预防效果很好。公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项目一 任务三 认识餐饮设备(课件)《餐饮服务与管理》(高教版第二版)同步课堂.pptx
- 16S122图集—水加热器选用及安装.pdf
- 第12课《短文二篇——记承天寺夜游》课件++2025-2026学年八年级语文统编版上册.pptx VIP
-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共200题).docx VIP
- 《抗病毒药和抗寄生虫药》课件.ppt
- 翼科ES500系列专用伺服驱动器用户手册.pdf
- 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工作手册.pdf VIP
- JBT 7361-2007 滚动轴承 零件硬度试验方法.docx VIP
-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80首!家长收藏必备,附带文档打印版.pdf VIP
-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1.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