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5章產後期異常的護理
第十五章 產後期異常的護理 產後感染併發症的護理 血栓性栓塞疾病的護理 產後出血的護理 產後感染併發症的護理 定義 產後感染(postpartum infection)的定義是指產婦於產後24小時後至10天之內,有任何2天的體溫超過38℃(100.4℉)以上者稱之。 生殖道感染 乳腺炎 泌尿道感染 生殖道感染 定義 指產後生殖道受到細菌上行性感染,經由陰道、子宮頸、子宮體,再由子宮內膜至輸卵管、卵巢,並擴散至腹腔而造成腹膜炎;最後甚至侵入血流及淋巴系統引起全身性敗血症(sepsis)感染而導致死亡。 原因 造成產婦感染的條件是生產時陰道酸性物質被羊水、血液與惡露混合轉變為鹼性環境以利細菌孳生;產婦於待產、生產過程中,由於組織的水腫、出血、傷口、侵入性檢查等亦增加細菌侵入的途徑,再加上這些病原菌才有可能變成致病性。 胎盤碎片殘留 早期破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ROM) 組織損傷 產程過長 未遵守無菌技術 其他:產婦原本就有營養不良、貧血致抵抗力差者;會產後出血、衛生習慣較差者 臨床表徵 傷口局部感染 子宮內膜炎 骨盆腔蜂窩組織炎 腹膜炎 診斷檢查 實驗室檢查:紅血球沉降率(ESR)上升,白血球計數上升至20,000~30,000/mm3。 細菌培養:包括靜脈血液培養、尿液培養,或從感染部位予以組織或分泌物培養,以早期鑑定造成感染之致病菌、及早治療。 臨床處置 抗生素的給予。 傷口局部感染若嚴重化膿時,需將傷口切開引流,行擴創術,以清理傷口,並作細菌培養。 注意局部清潔舒適。 解熱鎮痛劑的使用。 注意液體補充及矯正電解質不平衡。 宮縮劑的給予。 護理 促進舒適 促進傷口組織的痊癒 預防傳染及併發症 乳腺炎 定義 於哺乳過程中,乳房的實質組織發炎至乳房腺體組織化膿而形成膿瘍即稱之乳腺炎。 最常見的致病菌是金黃色葡萄球(Staphylococcus aureus)。 原因 乳頭破裂或損傷 乳房一部分或全部引流不佳 水分攝取不足 免疫功能下降 臨床表徵 先有乳頭裂隙及明顯的乳房充盈,後來變成乳房腫脹的情形。 乳腺管阻塞(乳管炎)並出現不規則硬塊,乳房局部發紅、壓痛,摸起來有溫熱感,腋下淋巴結壓痛。 若無治療,發炎2~3日後發展成局部乳房濃瘍(abscess),突然發燒至38~40℃、寒顫、頭痛、脈搏加快、全身不適。 護理 紓解輸乳管阻塞 教導母親正確哺餵嬰兒姿勢 改善乳腺炎或膿瘍 接受身體的改變並維持正向的身體心像 乳頭破裂的預防 泌尿道感染 於產後,尿道可能因張力不足、尿液的聚積,容易造成膀胱內之尿液逆流使病菌感染進入輸尿管,迫使受感染尿液流入腎臟所致,因此泌尿道感染絕大多數是由尿道上行感染,繼而形成膀胱炎(cystitis)及腎盂腎炎(pyelonephritis)。 原因 尿滯留(urinary retension) 導尿 荷爾蒙因素:懷孕期因黃體素的作用使膀胱張力變差 臨床表徵 膀胱炎 腎盂腎炎 護理 護理評估 護理措施 護理評估 健康史及孕產史 評估膀胱是否過度漲滿以預防泌尿道感染 護理措施 排空膀胱 減輕不適症狀 預防感染之衛教 血栓性栓塞疾病的護理 種類及好發部位 原因 臨床處置 護理 種類及好發部位 種類 好發部位 種類 靜脈血栓 血栓性靜脈炎 好發部位 表淺血栓性靜脈炎 深層血栓性靜脈炎 骨盆血栓性靜脈炎 原因 主要原因 誘因 主要原因 妊娠末期由於增大的子宮壓迫靜脈回流使股靜脈壓力增加,或者於生產時使用產檯之腳蹬而使靜脈回流不良,容易產生靜脈血栓。 因產後血小板黏滯度增加、胎盤及蛻膜釋放凝血素原(thromboplastin)、纖維蛋白溶解抑制素(fibrinolysis inhibitor)、某些凝血因子量增加等更易形成栓塞。 誘因 肥胖、高齡、服用口服避孕藥的病史、曾患有血栓栓塞症者、生產或手術後併發症、敗血症以及長期制動。 臨床處置 使用抗凝血劑 使用止痛劑減輕疼痛 使用抗生素 護理 護理評估 護理措施 護理評估 身體檢查。 監測產婦生命徵象變化。 每日檢查下肢是否出現霍曼氏徵象,以早期發現。 注意產婦活動與休息型態。 護理措施 預防血栓性靜脈炎 減輕疼痛及促進舒適 預防患肢受壓 預防因抗凝血劑使用過量而造成出血 預防肺栓塞之合併症 協助親子關係建立 給予產婦自我照顧的衛教 產後出血的護理 定義 產後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是指母體在胎兒自然分娩後24小時內出血量超過500ml,或剖腹產後出血量超過1,000ml以上,至產後6週內,陰道大量的出血稱之。 種類 早期產後出血 晚期產後出血 早期產後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