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教学解读(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球运动”教学解读(人教版)

“地球运动”教学解读(人教版)   一、课标解读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地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的第二节,是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内容的延伸,从动态角度研究地球的本质属性——地球运动。课程标准对本节教材内容的要求有“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和“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这两条。第一条标准重在“演示”,意在鼓励学生进行体验学习和动手实践,通过演示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第二条标准意在让学生用熟悉的昼夜交替、四季更替、不同纬度地区的热量差异等自然现象来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落实生活地理的理念。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利用地球仪或其它简单工具正确演示昼夜更替及时差的变化,理解昼夜交替现象及时差的产生原因;利用图并结合生活体验说明地球公转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线及各自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了解其基本的运动规律,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地球运动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地球上许多现象都与地球运动有关,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初步树立科学的宇宙观;使学生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教材分析   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与地球在宇宙中的空间位置,特别是与太阳的空间位置分不开。充分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及地理意义,是了解地理环境结构特点、揭示地理规律、解释自然地理现象的关键,也是学好后续各章节的基础。本节教材分为“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公转”两目,两部分内容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可细分成七个知识块:地球运动的特点(包括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绕转中心、周期等)、昼与夜的形成、昼夜更替、时差、地球公转与“二分二至日”、四季的变化、地球上的五带。教材力求通过图释、简述、实验及生活体验来认识地球的运动及产生的地理现象,突出“人地关系”,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第一目“地球的自转”:由两段正文、一幅图、一个阅读材料和三个“活动”组成,介绍地球自转的概念、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第一段正文介绍地球自转的概念及其特征,第二段正文辅以“昼与夜”图(图1.15)点出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昼夜更替和时间的差异等地理现象。“活动1”引导学生实验演示地球的自转,进一步理解地球的自转;“活动2”引导学生利用地球仪和手电筒演示昼与夜的形成,理解昼夜更替现象;“活动3”通过虚拟的生活情境来理解时差的存在及形成原因。阅读材料“是天转还是地转?”介绍人类认识地球自转的艰辛历程和付出的巨大牺牲,是很好的情感教育内容。   第二目“地球的公转”:由三段正文、两幅图和三个“活动”组成,介绍地球公转的概念、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与第一目的结构一样,第一段正文介绍地球公转的概念及其特点;第二段正文辅以“地球公转示意”图(图1.19)介绍地球公转产生的四季变化现象,其中图1.19是一幅理解四季变化的重要模式图,提供了包括轨道、方向、地轴倾斜状态、与太阳相对位置等地球公转的基本概况及二分二至时地球所处的位置信息,同时以文字框的方式说明二分二至的时间、太阳直射的纬度及北半球相应的季节;第三段正文辅以“地球上的五带”图(图1.20)介绍地球公转产生的五个温度带,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提供了五带的位置范围及各带的天文特征和气候特征,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具体地认识地球的五带。“活动1”通过学生演示地球的公转,正确认识地球公转的基本特点;“活动2”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进一步认识四季变化及昼夜长短的变化,落实生活地理的理念,感悟地理的乐趣;“活动3”引导学生读图认识我国所处的温度带,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四、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这两种运动的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对于这些知识,学生从生活中有所了解,但要求学生从理论上解释就不太容易,尤其是四季产生的原因。因此,应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帮助学生将零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本节内容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很难直接感知,需要教师借助适当的媒体或实物,如实况录像、计算机课件、手电筒、台灯、地球仪等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进行观察、模拟实验,建立起立体、动态的概念。为了学生便于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异同,在教学中可将教材内容整合成地球运动的特点(包括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绕转中心、周期等)、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和时差)、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四季的变化和地球上的五带)三个模块组织教学。   1.利用仪器认识地球运动特点   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第一段和P11第一段,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特点,归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