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事检察监督法理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民事检察监督法理思考

中国民事检察监督法理思考   摘要:中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从建立之初至今,曲折发展,其中彰显了民事检察监督理念的深度变迁。《民事诉讼法》修改后,新、旧理念冲突和调和下形成的修法内容使民事检察监督陷入形式上强化而实质上弱化的困境,应当树立权力制约理念,强化权利保障理念,解决民事检察监督中不同理念的冲突,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阻碍民事检察监督的结构性问题,推进民事检察监督沿着正确的轨道不断完善,健康发展。   关键词:民事检察监督 民事检察监督理念 民事检察监督制度   中图分类号:DF72文献标识码:A   民事检察监督制度是中国特有的司法制度,西方国家几乎没有与其相似的制度构架[1],正因如此,民事检察监督制度诞生以来,有关它的各种争议如影随形。1990年代中开始至今,法学界和实务界对于民事检察监督的争议不仅涉及这一制度如何发展的问题,也涉及存废问题。第一种观点主张彻底取消民事抗诉权,代之以强化当事人申请再审,或者建立三审终审制度,或者废除抗诉制度,将监督对象集中于法官个人行为,或者重构民事检察制度,建立公益诉讼制度。第二种观点主张保留民事抗诉制度,但应限制检察机关抗诉范围,一是建议抗诉范围限于涉及公益的案件;二是建议削弱检察机关抗诉权,通过建立再审之诉的方式解决当事人申请再审难的问题;三是建议在限制抗诉范围,严格控制再审程序发动的同时,建立三审终审制度。第三种观点认为现有民事检察制度不但应予保留,还应强化,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监督,赋予检察机关民事公益诉讼权、民事参诉权等。(参见:王莉.民事诉讼与检察监督[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12:183-184;李祖军.论民事再审程序[J].现代法学,2002,(2):46;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法调研小组.民事诉讼程序改革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264.) 在不同价值观的博弈中,在应然要求与实然需要的调和中,伴随着司法适用不断突破立法既定障碍的艰难,民事检察监督制度曲折发展,其中蕴含的理念变迁,不仅演示了现行民事检察监督立法规定的生成过程,也揭示了民事检察监督制度长期以来的发展方向???这是中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始终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也是导致立法上强化而司法上虚化的矛盾始终未能彻底解决的内在的深层次原因。本文以回顾建国以来中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发展历程为逻辑起点,深入解析和客观评价隐藏于各个阶段制度背后的观念样态,旨在深化民事检察监督有关法理问题的思考,校正有关民事检察监督的错位认识,以期从根本上突破民事检察监督的现实困境,并为探寻契合我国司法工作规律的民事检察监督发展进路提供启迪和参考。   一、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发展历程西谚有云:“上帝的磨盘转得很慢,但是磨得很细。”借此形容我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发展历程,颇为贴切,生动地说明了一项新制度的生成过程,往往漫长迂回,曲折渐进。   (一)全面参与的肇始阶段(建国后至1950年代后期)   这一阶段,以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试行组织条例》第3条的规定、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程序试行通则(草案)》第36条、第56条第2款、第77条、78条、80条的规定和1954年《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规定为依据,检察机关被赋予提起民事诉讼、代表国家和公益参与民事诉讼以及在审判监督程序和上诉审程序中以抗诉形式对法院民事裁判进行检察监督的职权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试行组织条例》第3条规定,最高人民检察署直接行使并领导下级检察署“对各级司法机关之违法判决提起抗议、对于全国社会与劳动人民利益有关之民事案件及一切行政诉讼,均得代表国家公益参与之”,确认了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与代表国家和公益参与民事诉讼的职权。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程序试行通则(草案)》第36条、第56条第2款、第77条、78条、80条再次确认了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诉讼的职权,明确规定了检察机关可以在审判监督程序中和上诉审程序中以抗诉的形式进行检察监督,并对检察机关参与诉讼、调卷和程序以及抗诉的期间、方法、抗诉案件的审理程序详细作了规定。1954年《人民检察院组织法》颁行,第一次以正式立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了人民检察院以起诉和参与诉讼的方式对人民法院民事审判活动进行监督。 ,标志着我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初步建立。   (二)全盘否定阶段(1950年代后期至1980年代初)   在此期间,新生的民事检察制度遭到了毁灭性打击。1975年《宪法》明确规定检察机关的职权由公安机关行使,检察机关被取缔,民事检察职能全部被否定;1978年检察机关重建,但1979年《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却只对刑事检察的内容作出了详细的规定,意味着该法彻底废除了民事检察制度,民事诉讼活动长期处于无法律监督的情形。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路志

文档评论(0)

189****7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