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流行性乙型脑炎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流行性乙型脑炎课件

流行性乙型脑炎 (Epidemic encephalitis B) 赣南医学院传染病教研室 定义 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性传染病。 经蚊等吸血昆虫传播,流行于夏秋季,多发生于儿童。 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部分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    乙脑于1935年在日本发现,故又称为日本乙型脑炎。 在我国1940年从脑炎死亡病人的脑组织中分离出乙脑病毒,证实本病存在。 1.乙脑病毒属披膜病毒科黄病毒属 ,呈球型,直径20~30nm,核心含单股RNA,有衣壳。 2.本病毒在外界环境中抵抗力不强,56℃30分钟或100℃2分钟即可灭活。但对低温和干燥的抵抗力很强,用冰冻干燥法在4℃冰箱中可保存数年。    Epidemiology 流行三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人群易感性: (1)Reservior 主要传染者是家畜、家禽。 (人被感染后仅发生短期病毒血症且血中病毒数量较少。 ) 猪是屠宰而种群更新快。自然界构成猪→蚊→猪的传播环节。在流行期间,猪的感染率100%,马90%以上。   病毒在蚊体内增殖,可终身带毒,甚至随蚊越冬或经卵传代。此外蝙蝠也可作为储存宿主。    (2)Routes of transmission— 经过蚊虫叮蛟而传播。库蚊、 伊蚊、按蚊的某些种。 国内的主要传播媒介为三带喙库 蚊。此外,从福建、广东的蠛蠓中, 云南和四川的中,已分离到乙脑病毒, 故也可能成为本病的传播媒介。 (3)Risk Population: 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强而持久。 感染后出现典型乙脑症状的只占少数, 多数人通过临床上的轻型感染获得免疫力。 通常流行区以10岁以下的儿童发病较多。 Character of epidemic (1)主要分布在亚洲。在我国---长春连线以南仅东北北部、青海、新疆及西藏等地未见本病报告。 (2)本病有严格的季节性80~90%的病例都集中在7、8、9三个月内。   (3)乙脑呈高度散发性,同一家庭同时有两个患者罕见。   3.Pathogenesis 带病毒的蚊虫——人体——病毒——血循环 ——血脑屏障——CNS——广泛病变。 (毒力与数量——反应性及防御机能) Pathology 脑实质病变较重,间脑、中脑病变重。 脑膜病变较轻,脊髓病变轻。 血管病变 脑内血管扩张、充血、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坏死、脱落。血管周围环状出血,重者有小动脉血栓形成及纤维蛋白沉着。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可形成“血管套”。    神经细胞 变性、肿胀与坏死 神经细胞变性,胞核溶解,细胞浆虎斑消失,重者呈大小不等点、片状神经细胞溶解坏死形成软化灶。坏死细胞周围常有小胶质细胞围绕并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形成噬神经细胞现象(neuronophagia)。脑实质肿胀。软化灶形成后可发生钙化或形成空洞。    胶质细胞 增生 主要是小胶质细胞增生,呈弥漫性或灶性分存在血管旁或坏死崩解的神经细胞附近。 5、Clinical manifestation 潜伏期4~21天,一般为10~14天。 初热期 极期 恢复期 后遗症期 初期 病程第1~3天 体温在1~2日内升高到38~39℃,伴头痛、神情倦怠和嗜睡、恶心、呕吐。小儿可有呼吸道症状或腹泻。 极期 病程第4~10天 (1)高热 体温高达39~40℃以上。热度越高,热程越长则病情越重。 (2)意识障碍 嗜睡、昏迷。 (3)惊厥或抽搐 (1)高热 体温高达39~40℃以上。 热度越高, 热程越长, 则病情越重。 (2)意识障碍 大多数人在起病后1~3天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嗜睡常为乙脑早期特异性的表现。一般在7~10天左右恢复正常,重者持续1月以上。 (3)惊厥或抽搐 (4)呼吸衰竭 . 是乙脑最为严重的症状,也是重要的死因。主要是中枢性的呼吸衰竭,可由呼吸中枢损害、脑水肿、脑疝、低钠性脑病等原因引起。表现为呼吸表浅,节律不整、双吸气、叹息样呼吸、呼吸暂停、潮氏呼吸以至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