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体验幸福语文课堂必然追求
体验幸福语文课堂必然追求
一、令人神往的幸福场景
《论语·先进第十一》写道:“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曾点,名皙)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孔子的贤徒曾皙,其理想与其他同学的理想大不相同: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衣服,陪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名童子,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吹吹风,一路上唱着诗歌走回来……这段动人的文字,让人读出曾皙理想的美好与教育的幸福,他的课堂是融入自然的课堂,他的教育是愉情悦志的教育,孔子为此颔首连连。
古人的课堂,氛围轻松,诗意盎然,师生身心愉悦发展。那么,今天的语文课堂,又有着怎样的一番风景呢?
二、语文课堂,不应有的“失乐园”
经过细致深入的调查研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作家孙云晓撰文指出:小学生最不喜欢的课居然是音乐、美术和劳动,初中生最不喜欢的课居然包括音乐和语文;长此以往,青少年被迫疏远文学艺术和丰富的生活,审美素养、道德修养、创新能力都会受到限制,以乖戾、偏执、自私、冷漠等为特征的“情感荒漠化”倾向终将出现。
孙云晓先生的文章没有谈及高中生最不喜欢的课。然而,事实证明,经过初中三年的历练,大多数学生早已“习惯成自然”地将语文摆上最末位置,语文理所当然地成为“最不喜欢的课”。教师教得千辛万苦、学生学得痛苦不堪的高中语文课,沦为高考敲门砖,这让于漪老师等语文教育大家心忧不已。
于是,有人开始反思:学生为什么会如此冷落甚至讨厌语文课?语文课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早在两千五百年前,柏拉图如是说:“在教育中,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在他们必须学习的东西里找到快乐。”哲人之语,常常给人以启发。一个简单而现实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作为语文教育主要场所的语文课堂,是不是令人神往的幸福所在?它有没有让师生体验快乐与幸福?
在教学实践中,特级教师曹勇军先生精心打造他的语文课堂:“它(语文课堂)只有四十分钟,只能容纳五六十个学生,学的是永远???不完的听说读写好文章。起立,坐下,读书——但是课上着上着,思维之球开始传递,心灵之泉开始流淌,师生的思想飞翔起来,情感燃烧起来,课堂里弥漫着清亮的光芒,有一种升华、超越的气氛,于是,课堂变得无限大,时间变得无限长,课堂获得巨大的能量和容量,成为学生终身难忘的青春记忆。”
这样的语文课堂,闪耀知识光芒,流淌情感溪流,迸射思想光芒,充满生命活力,魅力独特,直抵人心。这样的语文课堂,师生共同体验语文学习的幸福,彼此的精神世界留下语文的烙印,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今天这样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要让师生在语文课堂之“慢”的艺术中体验幸福,着实不易。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不易”而放弃体验幸福的追求。如果师生不能在语文课堂中体验本该有的幸福,那么,语文课堂终将为教师所畏惧、为学生所讨厌。
三、体验幸福,语文课堂的必然追求
哲学巨人康德1724年出生于柯尼斯堡。他深居简出,终生未娶,一辈子都没有离开出生地。常人无法忍受的单调刻板、清寒枯寂的学者生活,却让康德凭借深邃的思想攀上哲学的巅峰,体验至高无上的幸福。“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这段出自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的名言,镌刻在他的墓碑上。
体验幸福,是人的一切活动的起点。休谟说:“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费尔巴哈说:“一切有生命和爱的生物、一切生存着的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基本的和最原始的活动就是对幸福的追求。”钱钟书有云:“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起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王蒙认为:“人生下来就需要幸福,就像鸟儿需要天空,草儿需要太阳,鱼儿需要大海。”
什么是“幸福”?通俗地讲,幸福是人“对自身状况的满意”,是人过一种美善的生活,这种生活具有自主、自由、健康、满足、惬意、从容、淡定、和睦、正义等特性。
雅斯贝尔斯指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青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自由天性。”教育作为培养人、成就人的活动,旨在让人获得和谐发展、实现自我价值,必然担负体验幸福的重要使命。
语文课堂,作为语文教育的主要场所,其中的环节蕴含着幸福;咀嚼这些真实动人的环节,师生能共同体验语文课堂的幸福。
四、体验学习,语文学习的基本形式
何谓“体验”?《教育大词典》解释为“体察、考察,在实践中认识事物。”体验学习,借助精心设计活动和情境,让学习者参与其中,去观察、感受、思考,以认识事物、体会感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