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比亚新闻业历史及面临问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赞比亚新闻业历史及面临问题

赞比亚新闻业历史及面临问题   摘要:赞比亚的新闻业与其他非洲国家一样,也是由殖民者带来的。独立后该国的新闻业发展缓慢,除了国家经济落后外,当权者强化对新闻业的控制也是主要原因。本文论述了该国新闻业的曲折发展历程,谈到该国新闻业存在的专业化和职业道德诸问题。2012年,该国出现独立的新闻业组织,政府承诺部分国营私有化。作者认为,赞比亚新闻业的独立和自由发展,尚需时日。   关键词:赞比亚;褐色信封新闻;《赞比亚每日邮报》;ZNBC;ZANIS   作者简介:陈力丹,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李弘扬,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赞比亚共和国位于非洲中南部的内陆,以高原地形为主,它与八个国家接壤,首都卢萨卡(Lusaka),全国人口近1300万,主要集中在卢萨卡和西北部的铜带省(copperbelt Province)。赞比亚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第二大产铜国和第二大产钴国。该国官方语言为英语,本地语主要包括本巴语(Bemba)、尼昂家语(Nyanlia)、洛兹语(Lozi)、通嘉语(Tonga)、考翁黛语(Kaounde)、兰达语(Lunda)以及卢瓦莱语(Luvale)等,其中本巴语人口占全国人口的一半,尼昂家语人口占37%。   赞比亚历史上称北罗德西亚(North Rhodesia)。1888年,英国南非公司(British South Africa Company)在这里取得开矿权,随后逐步控制该地区。1911年,英国南非公司完全控制该地,把该地区称为“保护地”。1924年,改由英国议会派出总督实行直接统治。在殖民时期,北罗德西亚的新闻出版物均由殖民者创办,为英国殖民者服务,如《北罗德西亚杂志》、《罗德西亚采矿业》,内容多数与矿产开采相关,后者更是“为英国南非公司股东提供情况而印”。也即:殖民时期的北罗德西亚,其新闻出版物与当地土著人基本无关。非洲人在殖民者的报刊上常被描述成犯罪者。   1964年1月,北罗德西亚实行内部自治,10月24日正式宣布独立,改称赞比亚共和国,首任总统卡翁达(Kenneth David Kaunda),他的“联合民族独立党”(UNIP)是唯一合法的党。作为党魁,卡翁达执政至1991年。这年,在迫于形势压力举行的多党选举中,“多党民主运动”(MMD)取得胜??,该党领导人奇卢巴(Frederick Chiluba)成为总统。其后两任总统姆瓦纳瓦萨(Levy Mwanawasa)和班达(Rupiah Banda),皆为MMD领袖。2011年,最大的反对党“爱国阵线”的领导人萨塔(Michael Sara)当选第5任总统。   卡翁达时期和奇卢巴时期的赞比亚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具代表性,因而本文主要考察这两个时期该国新闻传播业的变迁。   一、艰难的通往新闻自由之路   很多非洲国家在上世纪60年代取得独立,这些国家的政府往往以民族或公众利益为名对新闻传播业进行管制:对新闻媒体国有化,给予媒体政治性资助,控制新闻纸供应,建立新闻审查制度和颁发记者证制度,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不得“滥用”自由、不得“煽动”,拘留、关押记者,骚扰媒体等。一些国家“政府通过信息部或者政府组建的公司来控制新闻界,这种控制造成封闭的新闻环境,政府甚至不需要采用强权压制的手段,新闻界就是国家政府的延伸。”   卡翁达在位27年,竭力推广所谓“人道主义”,这是一种非洲式的“民主社会主义”,它“鄙视私有制,重视人与人关系而非物质占有”,将集体利益至于个体利益之上,并将新闻传播业的角色定义为“协助国家发展”。这个时期所有印刷媒体和广播媒体都由政府运营。1975年,仅有的非政府报纸《赞比亚时报》被国有化。如果从卡翁达关于媒体的字面论述看,似乎很有道理,他说:“记者这样一种职业,无论有怎样广泛的外延或详尽的内涵,都应当成为赞比亚向人道主义过渡这一事业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正如记者们本身是赞比亚人民不可或缺的部分一样。”然而,这种“人道主义”完全不是普世价值意义上人道主义,而与传统非洲思想一致,赞比亚新闻史专家弗朗西斯·卡索玛(Francis Kasoma)评论黑非洲的道德观时说:“对于非洲人来讲,家族的存活比个人的存活更加重要。”   因而,社会对与此不同观点的容忍度很有限。公共关系学者威尔考克斯(Dennis L.Wilcox)指出:依据非洲的文化传统,报界对领导人的批评,会被一些非洲人认为是对国家统一的攻击,因为领导人往往被视作国家的化身。   卡翁达几十年来关于他的“人道主义”的灌输,造成了这样的一种认知观念:新闻媒介是“国家共同体”发展的工具,而不是独立于统治者的自由声音。赞比亚独立后的前20年,除了少数记者和编辑偶尔的勇敢反抗,所有赞比亚媒介都在卡翁达政府的严密控制下。那些尝试着建立独立媒体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