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A数学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第一课时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关系2-1-1-1成才之路课件
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1 平 面 一、阅读教材P40~43,回答下列问题: 1.因为几何里的平面是无限延展的,所以需要时可以将平面任意 ,通常画 表示平面. 2.当一个平面的一部分被另一个平面遮住时,应把被遮住部分的线段画成 . 3.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的 点都在这个平面内.即这条直线在这个平面内. 符号表示:A∈l,B∈l,且A∈α,B∈α? . 如图: 4.公理2:经过 的三个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即 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5.公理3:如果不重合的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经过 的公共直线. 若平面α和β有且仅有一条公共直线l,就说平面α和β ,l叫做 ,记作 . 符号表示:α与β不重合,P∈α,P∈β?α与β有一条交线l,且P∈l. 二、解答下列问题 1.点A在直线l上,又称直线l经过点A,记作 ;点A不在直线l上,又称 ,记作 . 2.点A在平面α内,又称 ,记作 ;点A不在平面α内,又称 ,记作 . 3.直线l在平面α内,又称平面α经过直线l,记作 ;直线l在平面α外,又称平面α不经过直线l,记作 . 4.直线a与b相交于点A,记作 ;直线l与平面α相交于点A,记作 ;平面α与β相交于直线l,也称作直线l是平面α与β的交线,记作 . 5.点A是平面α与β的公共点,能记作α∩β=A吗? 不能,因为两个平面如果有一个公共点,就必有一条经过这个公共点的公共直线,因此α∩β应表示这条公共直线,而不是一个点. 本节学习重点:三个公理. 本节学习难点:①公理的理解与应用. ②点、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符号表示与画图. 1.反映平面基本性质的三个公理是研究空间中点、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最基本的依据,是构成立体几何知识体系的基础. (1)公理1反映了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是判定点、直线是否在平面内的依据,可运用公理一证明点、直线在平面内.(判定点在平面内的步骤是:先判定直线在平面内,点在直线上,由此得出点在平面内);公理一的另一个作用是用来检验平面. (2)公理2是确定平面的依据,“确定”的含义是“有且仅有”.即“存在一个平面”且“只有一个平面”. (3)公理3是判定两平面相交的依据,也是证明点共线或线共点的依据. 应用公理3判定点共线(或点在直线上)的步骤:点是某两个平面的公共点,直线是这两个平面的交线,则点在直线上. 2.要逐步熟悉用集合语言来表达空间几何元素间位置关系,掌握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相互转化. [例1] 若点Q在直线b上,b在平面β内,则Q、b、β之间的关系可记作 ( ) A.Q∈b,b∈β B.Q∈b,b?β C.Q?b,b?β D.Q?b,b∈β [解析] 解法1:(直接法) ∵点Q在直线b上,∴Q∈b. ∵直线b在平面β内,∴b?β. ∴应选B. 解法2:(排除法) ∵点Q与直线b之间的关系是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只能用符号“∈”或“?”表示, ∴C、D应予排除. ∵直线b与平面β之间是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只能用符号“?”或“?”表示,∴A应予以排除. ∴应选B. [点评] 直线、平面都看作点的集合,但是用符号表达直线与平面之间关系时,应该用?或?,不能用?、 等. 将下面用符号语言表示的关系改用文字语言予以叙述,并画图形表示. α∩β=l,A∈l,AB?α,AC?β. [解析] 文字语言叙述为: 点A在平面α与平面β的交线l上,AB、AC分别在α、β内.图形语言表示如右图. [点评] 文字语言比较自然、生动,它能将问题所研究的对象的含义更加明白地叙述出来,我们教科书上的概念、定理等多以文字语言叙述. 图形语言,易引起清晰的视觉形象,它能直观地表达概念、定理的本质以及相互关系,在抽象的数学思维面前起着具体化和加深理解的作用,故应下功夫掌握三种语言的相互转化. [例2] 已知△ABC的边AB、BC在平面α内,判断AC是否在平面α内. [解析] ∵AB在平面α内, ∴A点一定在平面α内. ∵BC在平面α内,∴C点一定在平面α内. ∴点A、点C都在平面α内. ∴直线AC在平面α内(公理1). [点评] 将上述证明过程用符号表示为:∵AB?α,∴A∈α,∵BC?α,∴C∈α,∴AC?α. 可见符号语言比文字语言简捷得多,因此应加强符号语言的应用,熟练地将三种语言相互转化. 三条直线a、b、c两两相交,有三个交点,已知a与b都在平面α内,求证c也在平面α内. [分析] 如图,设a∩b=D,a∩c=F,b∩c=E, 由a?α可知,F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药化学模拟题(专升本).doc
- 中药在日文名称.doc
- 中药炮制与配制工试题与答案.doc
- 中西历史与现代轮回事例拾穗.doc
- 中西方文明对比考试复习.doc
- 中西方的社会文化差异——参考资料.doc
- 中鑫之宝汽车安全生产09年年度工作计划.doc
- 中餐厨房ISO9002文件体系.doc
- 中风的诊断常规.doc
- 临床三基问答题.doc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