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漫话唐诗宋词中“留白”.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漫话唐诗宋词中“留白”

漫话唐诗宋词中“留白”   中国画讲究在画面上要适当留有空白,不能太挤太紧。留白可以营造出很强的空间感,赋予广袤深远的创意,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从而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艺术境界。南宋马远的《寒江独钓图》,画风极其简约。此画只画了一叶扁舟漂浮在水面,一个渔翁在船上独自垂钓。四周除了寥寥几笔微波,几乎全为空白,然而,这些空白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即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   留白雅称“余玉”,也就是说,它留下的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   画艺如此,诗艺亦如此。在古典诗词中,留白艺术的运用,同样给读者提供了丰富联想与想象的空间。读者可以借助于自己的人生经验组接生活的画面,对诗歌的形象、意境进行扩展、补充和再创造。可以说诗歌中的留白,也是诗歌的一个有机部分,是诗歌形象、意境的延续与衍生。“凡诗文妙处,全在于空”(清袁枚《随园诗话》),“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从这个意义上说,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作品,正是因了诗人独具匠心的“留白”,才绽放出永恒的艺术魅力。   一、结构留白   先看晏殊的《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词的上片写自然景物,“燕子”、“梨花”、“碧苔”、“黄鹏”、“飞絮”,众多秀美明丽的意象,足见春色骄人。下片写人物,可东邻女伴何以笑的那样灿烂美丽?东邻女西邻女何以在采桑的路上不期而遇?东邻女昨夜究竟做了怎样的春梦?这样的春梦又怎样让东邻女在斗草中得了彩头?西邻女又是如何取笑东邻女的?最后的“笑从双脸生”的“笑”,是个体的,还是群体的?是一种得意,还是一种羞涩?诗人都巧妙地回避了,只是写出人物的一种状态,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这就是结构留白中的“不全之全”。   再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全词只有33个字,篇??虽短,情感却极繁复。词中“空白”手段的运用,给读者以丰富想象的审美空间。“试问卷帘人”,“问”得认真,可“空”出所问内容;“却道海棠依旧”,答得淡漠,“空”出侍女的漫不经心;由此逼出女主人更为多情的“知否?知否”的叠问,“驳”得极为恳切,“空”出女主人的万端感慨;最后推出“应是绿肥红瘦”的断语,不尽的凄婉怜惜之情被推向极致。清人黄苏《蓼园词选》言:“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这是结构上“留白”的妙用所致。   二、意蕴留白   比如李白的《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诗的首联写景: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城北,波光粼粼的河水绕城东潺潺流过。山如此清,水如此秀,可主客却要在此分手,怎不让人倍添留恋之情?颔联将友人远行喻为随风飘飞的“孤蓬”,飘泊而难有定所,“万里”又寄寓征程的遥遥无期。如此别离,难言的心酸油然而生。颈联由眼前之景道心中之意。用“浮云”与“落日”、“???子意”与“故人情”対举,表明心迹:你远游他方行踪不定,可只要看到天空中游弋的云彩,就能体会到你的心意;远处缓缓而落的夕阳,似乎也不忍一下子离开大地,那是我依依惜别的情谊。诗意虽未如此明言,却可由特定的景物“浮云”、“落日”引发相关的联想。尾联则情意更切,虽然只写了一个简单的“挥手”离别的动作,可这个动作引发出的是班马长鸣。马解人意,离别时也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留白”之处,余意绵绵。   又有姜夔的《扬州慢》,词的上片描写战火劫后扬州一片残败荒芜。“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是设想废池乔木的感受,而人们的感时伤乱不问亦可知。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说:“‘犹厌言兵’四字,包括无限伤乱语。他人累千百言,亦无此韵味。”这便是留白特有的艺术效果。下片“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用杜牧诗意,对比今日之凄凉。“算”、“纵”,都是假想。即使杜牧今日重来,目睹如此残败的扬州,恐难再有闲情逸致抒写儿女之情。蕴含其中的则是对战乱破坏的谴责以及沉重的家国兴亡之悲。词中多处留白,悲思的重量置于空白之中,从而拓展了想象空间,意蕴深广,哀思无限。词的结语“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更是留下大片空白,引领读者去吟味、思索那年年桥边盛开的红药的背后所隐藏的无限悲怆。   当然,古典诗词中,还常常借助一些双关、比喻、反讽、借代等修辞形成意蕴的空白。比如,苏轼《定风波》中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诗句中的“烟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