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半期考及答卷.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单项选择题(。)1、“打一场禁毒的人民战争”是中国政府在扫除毒品中的响亮口号。1年前,一位民族英雄在广州虎门已经用行动表达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和勇气,他就是()A、林则徐 B、 C、左宗棠 D、邓世昌.北京西郊的圆明园是一座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曾有“万园之园”的美称,是在哪一年后我们就再也看不到圆明园的美景了?( )
A.1856年 B.18年 C.18年 D.1861年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农民起义不曾遇到的新情况,这就是( )A.清军同地主武装联合镇压B.内部变乱削弱了实力C.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D.敌人长期围困封锁、下列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战争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A、B、C、D、、最早强迫清政府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 )A. 《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C. 《南京条约》D.《辛丑条约》、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A、《新青年》迁往北京B、陈独秀创办《新青年》C、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D、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口号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②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两则材料都:( )
A.赞扬开发边疆的献身精神 B.盛赞同一位著名历史人物
C.哀悼战死疆场的民族英雄 D.歌颂抗击侵略的伟大壮举
.《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工业损害最大的条款是( )
A.赔偿白银2亿两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工厂
C.开辟内河航运线 D.增开通商口岸
、11.“舞动的北京”是和平、友谊、进步的象征,某电视台准备制作记录片《1901
年底的北京城》,片中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
A.圆明园已经成残垣断壁 B.驻扎有外国军队
C.清政府在筹备大量赔款 D.东郊民巷居住许多北京居民
.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下列口号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①自强求富 ②变法维新 ③民主共和④民主、科学( )
A.①③④② B.②③④① C.①②④③ D.①②③④
.历史课上,同学们讨论清政府开展洋务运动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正确答案是( )
A.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B.尽快实现军事的现代化
C.和西方国家保持友好关系 D.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小曾是一位19世纪60年代的青年,为了加强自己的外语能力,以便为
国尽一已之力,进入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学习,那是( )
A.京师同文馆 B.上海广方言馆 C.京师大学堂 D.总理衙门
.光绪皇帝在变法诏书中曾颁布“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其中“民”指
A.广大人民群众 B.资产阶级 C.知识分子 D.地主阶级
.小明在书上看到同盟会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他跑去问老师: “‘鞑虏’指的是谁?”,老师告诉他这里“鞑虏”是指( )
A.西方列强 B.满族人民C.满清贵族(清政府) D.少数民族据2004年11月13日台湾《联合报》报道,有83%的台湾民众义为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国父”。这主要是基于孙中山()A、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B、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系列斗争C、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D、发动和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老师让同学们总结辛亥革命的历史知识,小明写出了下面四点,其中不正确的是( )
A.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B.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C.以三民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李爷爷说他出生于民国八年。你知道民国八年具体是指公元多少年吗( )
A.1908年 B.1918年C.1919年 D.1920年
.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根本原因是( )
A.孔子的思想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B.孔子的思想是封建统治者的护身符
C.孔子的思想比资产阶级文化落后 D.北洋军阀政府正在推崇孔子的思想,恨屋及乌
某班举行一次“穿越历史时空”的征文比赛。马小虎同学写了一篇题为《我的1909》的短文。以下是这篇短文的片段,请你将文中违背基本史实的错误逐一指出来,并简要说明理由。1 9 0 9
前几天,我收到了远在北京的表哥的来信,他在那做小生意,邀请我去玩。第二天一大早,我就兴冲冲地乘火车出发了。到了北京,表哥把我接到了他们位于东交民巷的新家。 次日上午,表哥陪我到游览了一番。中午,我们品尝了北京小吃。“无巧不成书”,在街头,我有幸听到了谭嗣同充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