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年级物理诊断性测试题.doc
九年级物理复习阶段诊断性测试题
卷 一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填写在卷二表格中每题2分,共18分
1.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我们看到桌上的 B.我们看到蜡烛的火焰
C.太阳下我们的影子 D.用近视眼镜矫正视力
2.下列关于物体的颜色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看到树叶是绿色的,是因为树叶吸收绿色的光
B. 我们看到树叶是绿色的,是因为树叶反射绿色的光
C.我们看到红色的玻璃是因为它能透过所有色光
D.我们看到红色玻璃是因为它只能反射红色的光
3. 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其中正确??? ????????????
4.下列研究过程中运用了“模型法”的是
A.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
B.将光的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C.比较光的反射与折射规律
D.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用另一支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重合
5.小明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镜前8cm处,移动镜后的光屏得到一个放大像,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下面那一个
A.8cm B.4cm C.5cm D.3cm
6.冰的熔点是0℃,那么0℃的冰所处的状态是
A.一定是固态 B.一定是液态
C.一定是固液共存的状态 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7. 图所示的图象中,晶体的凝固图象是?(??)
8.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温度不变,一定没有吸热 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
9.初温相同的铜和铅,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3:1,质量之比为2:3若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铜升高的温度与铅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A.1:2 B.2:1 C.2:9 D.9:2
二.不定项选择:下列各小题为不定项选择,请选出正确答案填写在题后表格中每小题3分,共12分。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卷二对应的表格中
10. 关于蒸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但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才能发生 B.蒸发可发生在液体的表面或内部,对温度没有限制
C.蒸发只发生在液体表面,对温度没有限制
D.当液体上升到一定温度时,在液体内部也可发生蒸发
1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如果蜡烛距凸透镜焦点f(同侧焦点)的距离是10cm,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透镜的焦距大于10cm B.当蜡烛距透镜10cm时,可成放大的像
C.当蜡烛距20cm时,光屏上可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D.当蜡烛距透镜8cm时,在光屏上得不到像
12. 下列事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有
A.阴雨天,水缸外避常会有一些水渍出现
B.夏天,揭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
C.深秋,屋顶的瓦上开始结了一层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逐渐变干
13.下列知识结构中错误的是
电路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电流路径 一条 多条 有无节点 无 有 各种用电器是否相互影响 相互影响 互不影响 固体 熔化过程 是否
吸热 温度是
否升高 有无
熔点 晶体 是 否 无 非晶体 是 是 有
物距u 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2fuf 倒立 放大 实像 uf 正立 放大 虚像 能量转化 实例 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机械手表 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打火机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发电机 电能转化成光能和内能 白炽灯泡
卷一答题表格: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 10 11 12 13 答案
卷 二
专题一:光现象(共计18分)
1. 如图为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其
中ON是法线,AO是入射光线,甲图中
F屏上可以看到反射光线,而乙图中F屏
上则看不到,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 。
2. 如图所示是小芳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
装置,她选用玻璃板、直尺、蜡烛进行实验:
(1)小明利用下班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
;
选用两支相同蜡烛的目的是
。
她将手指放在下班板后的“烛焰”上,手指 (填“会”或“不会”)被烧伤。这是因为在实验中观察到的像是 (填“实像”或“虚像”)。
(2)在玻璃板的另一侧,小芳发现无论怎样调节另一蜡烛的位置看不到板前蜡烛与板后蜡烛重合,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改正错误后,她们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将玻璃板拿掉,分析所成的像得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