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6]中国古代文学【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ppt

[2016]中国古代文学【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ppt

  1.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东晋诗坛与兰亭之会 一、玄言诗 是在东晋玄学昌盛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玄学中人以玄学思维方式来体悟、阐发玄理,表达其自足、自适任性的人生态度的诗。 二、代表诗人作品 王羲之《兰亭集序》 三、玄言诗歌流派特点 1、作者的特殊性 2、山水景物的特殊性 3、玄言诗主旨的特殊性 4、玄言诗语言的特殊性 二、陶诗的思想内容 (一)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污浊现实的揭露。 (二)“桃花源”的社会理想 作品:《桃花源诗并序》 恬静和谐,人与自然融而为一,否定了封建礼法制度 君臣、王税、暴政、战乱、礼制、法规 小国寡民 (三)金刚怒目 《咏三良》《咏荆轲》《读山海经》 四声八病背景及意义 四声发现的背景:诗歌与音乐的分离,清谈者也注重语言之美,梵汉转读对音韵学也有影响。 四声八病的提出,标志着诗人对声律的掌握由朦胧的感受式的自发状态变成了清晰的理性的自觉状态。 宫体诗 “宫体”既指一种描写宫廷生活的诗体,又指在宫廷所形成的一种诗风,始于简文帝萧纲。萧纲为太子时,常与文人墨客在东宫相互唱和。其内容多是宫廷生活及男女私情,形式上则追求词藻靡丽,时称“宫体”。后来因称艳情诗为宫体诗。 三、南朝其他诗人 何逊 阴铿 江淹 江总 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第二次作业 分析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类型特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质关系) “文附质”、“质待文” “情者文之经,辞者文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情理与辞采) “为情造文” 3.艺术构思论 艺术想象: “行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 文之思也,其神远矣。 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 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 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 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 物沿耳目,而辞令管其枢机。 枢机方通,则物无隐貌;关键将塞,则神有遁心。 ” 4.文学批评论 ①错误态度:“贵古贱今”、“崇己抑人”、“信伪迷真” ②批评家修养:“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 诗论专著《诗品》 钟嵘 1.感物说(自然景物与诗人情感) “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2.滋味说 “五言而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味之者无极” 3.三义说 故诗有三义焉:一曰兴,二曰比,三曰赋。 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 因物喻志,比也; 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宏斯三义,酌而用之,斡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 4.直寻说 A反对用典 “吟咏性情,亦何贵于用事” “自然英旨” B反对声律 “士流景慕,务为精密,襞积细微,专相陵架。故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余谓文制,本须讽读,不可塞碍,但令清浊通流,口吻调利,斯为足矣 ” 5.源流说 《文心雕龙·序志》 予生七龄,乃梦彩云若锦,则攀而采之。 齿在逾立,则尝夜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旦而寤,乃怡然而喜。 大哉,圣人之难见也,乃小子之垂梦欤! 自生人以来,未有如夫子者也。 敷赞圣旨,莫若注经,而马、郑诸儒,弘之已精,就有深解,未足立家。 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五礼资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详其本源,莫非经典。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田园之乐 1、思想倾向: 儒—固穷守节;道—直面生死/生重轻名 2、退隐之因: (1)独善其身及出世思想(“性本爱丘山”); (2)视做官为畏途(社会环境险恶); (3)不愿同流合污(“少无适俗韵”)。 (4)乐天安命、及时行乐(虚无主义!?) (四)少年时的远大抱负,宦途对理想的消磨 咏怀 《杂诗》其五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中夜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孤寂悲凉,壮志未酬 三、陶诗的艺术成就 1、平淡自然:内容贴近生活、坦诚、不避丑拙 2、亲切淳真:富于真情实感 3、简洁

文档评论(0)

js118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