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调研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代农业调研报告

重庆市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研究 十七届三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再次站在全社会深化改革的前沿,被赋予了撬动整个社会改革的光荣使命。重庆市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农村发展落后于全平均水平,因此我市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经验对全国都有借鉴意义。本研究在分析全市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推进农村制度改革与创新、确保主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民返乡创业、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与认真研究,以期为推进重庆市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农业农村发展总体现状 改革开放30年来,重庆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历经了中国史无前例、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GDP由1978年的67.3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4122.5亿元,增长了近16倍(按可比价计算)。广大农村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历史巨变,农民收入由1978年的126元增加到了2007年3509元,增长了28倍多。特别是直辖以来,全市“三农”工作在“三百促三化”、“三化促三农”的基本思路引领下,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农村发展,为全市改革发展全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 我市大力发展农村优势特色产业,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主要农产品告别了短缺时代,农村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2007年农村经济总量达到1429亿元,较直辖前增长2.9倍;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800亿元,较直辖前增长1.8倍;农业增加值达到469亿元,较直辖前增长1.6倍;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1059亿元,较直辖前增长9倍;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509元,较直辖前增长2.4倍。粮食总产量达到1148万吨,较直辖前增加336万吨,增长41%;肉类总产量178.53万吨,较直辖前增加138万吨,是直辖前的2.4倍;蔬菜总产量945万吨,较直辖前增加701万吨,是直辖前的2.5倍。农业发展由追求数量、保障供给,向追求质量和满足消费转变。 (二)农村经济结构快速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我市通过农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级换代,基地规模不断扩大。农林牧渔比例由直辖之初的57.5:3.8:36.2:2.5调整为56.5:3.7:37.2:2.6。全市建立粮油、柑橘、中药材等优质商品基地1315万亩,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25亿元,是直辖前的11倍,农产品商品率达到60%,较直辖前提高了17。劳务经济在全国走在前列,截止到2007年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74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51%,实现劳务收入 365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达到1550元,劳务经济收入已成为我市农民增收的重要拉动力量。 (三)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我市加快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开工建设鲤鱼塘水库和“泽渝”一期15座中型水库,解决289.3万人饮水困难和122.7万人饮水安全。 建成4个大型灌区和25个节水灌溉示范区,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到927.2万亩,节水灌溉面积增加到183.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万多平方公里,占幅员面积比例从直辖前的63.2%降低到48.5%。加快推进森林工程建设,2007年完成营造林2398万亩(含退耕还林1457万亩),年均造林速度为直辖前的3倍,森林覆盖率达到33%,较直辖前提高了12个百分点。积极实施8小时畅通工程。2007年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6749万公里,路网密度达122公里/百平方公里。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作业,全市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11%,比直辖前提高9.6个百分点。 (四)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农村社会服务公共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 我市始终把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重庆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制度。全面建立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制度,2007年免除农村义务阶段388.6万学生学杂费,对43.3万农村贫困家庭女童实现零学费,对三峡库区移民、农村贫困家庭子女等“五类学生”实行学费全额资助。全面建立农村新型医疗合作制度,有2008万人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5.2%。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45万人参加了养老保险,71万人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进一步加强,“2131”工程、“十百千万工程”、“万村书库”工程加快推进,5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全面完成。农村贫困人口由直辖之初的366万,下降到55万,绝对贫困发生率由9%降低到2.3%,国家重点贫困县农民人均收入由直辖之初的1097元增加到2007年的2152元,年递增8.2%。 (五)农民权益保护步入法制化,农民经济社会地位发生了深刻变化 我市始终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