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中医课件金匮要略中风历结病第五
中风历结病脉并治第五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 周欣 中风历结病脉并治第五 一、概 述 (一)、概念 1.?中风病:指猝然晕倒,然后出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重则昏迷不省人事为主症的病证。(与伤寒太阳中风不同) 2、历节病:指肿痛遍历多个关节,甚则关节活动障碍,身体羸瘦为主的病证。 中风历结病脉并治第五 (二)、合篇的意义: 1. 二病均属广义风病的范围。广义风病一是因外感风邪而发病,二是起病急,见证多端,与风善行数变相似。 2. 二病均以正气虚为发病内因。中风内因是气血虚,可因偶受外邪(风邪)而发病;历节病是肝肾不足,筋骨不健,感受风寒湿为病。 3.二病均有经脉的病变。如中风之在络在经等,历节病之风寒湿侵犯经络,流注筋脉关节,经脉痹阻,气血不通。 中风历结病脉并治第五 二、中风病(一)脉症与鉴别 【原文】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1) 中风历结病脉并治第五 提要:本条论中风的主要脉证及与痹证的鉴别。 分析: 夫风之为病-指中风 当半身不遂-风邪入中经络,经脉瘀阻 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微为不足,气血不足。数为风燥有余或五志化火,灼液为痰,瘀阻经脉-正虚邪实 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 中风历结病脉并治第五 中风与痹证的鉴别: 1.中风多为半身不遂,痹证多为但臂不遂 2.中风之不遂无痛,多为麻木不仁。痹证活动受限,局部有明显的疼痛 3.中风多是风邪乘虚而入,痹证是风寒湿邪杂至为患。 中风历结病脉并治第五 (二)成因与辨证 【原文】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藏,舌即难言,口吐诞。(2) 中风历结病脉并治第五 提要:进一步论中风的主要脉证及分型。 分析: 寸口脉浮-浮则为虚-浮者血虚,络脉空虚 而紧-紧则为寒-寒虚相搏 邪在皮肤 贼邪不泻 或左或右 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 中风历结病脉并治第五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 邪在于经-即重不胜; 邪入于府-即不识人; 邪入于藏-舌即难言,口吐诞。 中风历结病脉并治第五 1.在经在络临床表现上很难截然分开,入腑入脏亦如此。一般在络在经属病轻,易治,预后良好;入腑入脏属病重,难治,预后不良。 2.临床常见之肝肾不足,风阳内动之中风,虽不一定由外邪诱发,但往往与外界刺激因素不能分开。 3.中风,汉唐以前多从外风立论,认为是正虚感受风邪。至金之刘河间,认为非外中之风,实由五志化火所致(化火论);李东垣认为是本气自病,正气内虚;丹溪认为是气虚痰湿自盛;至明·张景岳提出“非风论”,认为是“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元末王安道首选提出以感受外风而病偏枯为“真中”,以内风而病偏枯为“类中” 中风历结病脉并治第五 【原文】寸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荣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隐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3) 中风历结病脉并治第五 提要:本条论述中风与隐疹的发病机制 分析: 迟 属寒 荣卫气血不足,客邪外侵 缓 正虚 轻者隐疹(在络) 重则中风(在经) 胸满气短(入脏) 中风历结病脉并治第五 【原文】侯氏黑散 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外台》治风癲。 菊花四十分 白术十分 细心三分 茯苓三分 牡蛎三分 桔梗八分 防风十分 人参三分 矾石三分 黄芩五分 当归三分 干姜三分 芎藭三分 桂枝三分 上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药积在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药力。 中风历结病脉并治第五 病机:气血亏损、中风挟寒 治则:清肝化湿、养血祛风 方剂:侯氏黑散 人参、茯苓、白术、干姜温补脾阳;当归、川芎养血通络;桂枝、防风、菊花、细辛祛风散邪通经;桔梗宣利肺气;牡蛎、矾石固涩散化痰湿,黄芩清热坚阴,清风化之热,制姜桂细辛温燥过散。 中风历结病脉并治第五 曹颖甫认为此方之所以称为“黑散”,联合张锡纯的见解,乃是矾石为皂矾,色黑,主通燥粪而清内藏蕴湿。张三丰伐木丸用其治疗黄疸,使其湿邪随大便而解。是以有此名。比如金匮以硝石矾石散治疗女劳疸。 中风历结病脉并治第五 二、历节病(一)病因与病机 1.肝肾不足,水湿内侵 【原文】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4) 中风历结病脉并治第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课件_7.ppt
-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课件_4.ppt
- 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5 There is a big bed Recycle》课件.ppt
-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培训图文文库课件.ppt
- 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3 My Birthday PPT课件.ppt
- 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与实施课件.ppt
- 医院感染暴发早期识别与应对策略课件.ppt
- 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4 What Are You Doing PPT课件_1.ppt
- 医院感染基础知识培训方案课件.ppt
- 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4 What Are You Doing PPT课件.ppt
- 单摆 14 生活中的振动 课件(鲁科版选修34).ppt
- 南京嘉益仕WMS仓库管理系统行业解决方案课件.ppt
- 南海问题的复杂网络演化进程分析[PPT课件].pptx
- 小学英语人教版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Lesson31》PPT课件.ppt
- 小学英语人教版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Lesson2》PPT课件.pptx
- 小学英语人教版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Lesson18》PPT课件_1.ppt
- 南华大学药学与生物科学学院药物毒理学课件第七章 药物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ppt
- 小学英语人教版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Lesson3》PPT课件.ppt
- 小学英语人教版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上册Lesson4》PPT课件.ppt
- 卡通教育机构通用儿童教育说课PPT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