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第七章 相对流传热.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传热学第七章 相对流传热

解: 由 确定。从附录查得: 、r 按 从附录查得: 膜态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按式(7-21)计算,得: 例题 2 水平铂线通电加热,在1.013×105Pa 的水中产生稳定膜态沸腾。已知 tw– ts = 654 ?C,导线直径为1.27mm,求沸腾换热表面传热系数。 §7-6 沸腾传热的影响因素及其强化 影响因素只针对大容器沸腾传热。 1 不凝结气体对膜状凝结传热的影响 与膜状凝结传热不同,液体中的不凝结气体会使沸腾传热得到某种程度的强化 一、影响沸腾传热的因素 2 过冷度 只影响过冷沸腾,不影响饱和沸腾,因自然对流传热时, ,因此,过冷会强化传热。 3 液位高度 当传热表面上的液位足够高时,沸腾传热表面传热系数与液位高度无关。但当液位降低到一定值时,表面传热系数会明显地随液 位的降低而升高(临界液位)。 液位高度的影响 图中介质为一个 大气压下的水 4 重力加速度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超重力和微重力条件下的传热规律得到蓬勃发展,但目前还远没到成熟的地步,就现有的成果表明: 从重力加速度为0.1~100?9.8 m/s2 的范围内,g对核态沸腾传热规律没有影响,但对自然对流传热有影响,由于 因此,g ? ? Nu ? ? 传热加强。 流动类型 单相水 泡状流 块状流 环状流 单相汽 换热类型 单相对流换热 过冷沸腾 液膜对流沸腾 湿蒸汽换热 过热蒸汽换热 蒸干:液膜消失 传热恶化(危机):壁面温度猛升。 5. 管内沸腾简介 锅炉水冷壁 管内强制对流沸腾时,由于产生的蒸气混入液流,出现多种不同形式的两相流结构。 二、强化沸腾传热的原则和技术 沸腾表面上的微小凹坑最容易产生汽化核心,因此,凹坑多,汽化核心多,传热就会得到强化。近几十年来的强化沸腾传热的研究主要是增加表面凹坑。目前有两种常用的手段: 1.强化大容器沸腾表面结构 用烧结、钎焊、火焰喷涂、电离沉积等物理与化学手段在传热表面上形成多孔结构。 机械加工方法。 2.强化管内沸腾的表面结构 微肋管(如内螺纹钢管),肋片高0-1mm左右。 * * * * * * * * * * * * * * * * * * * * * 沟槽管,排液圈 立式冷凝器,在凝液下流的过程中分段排泄,有效地控制了液膜的厚度。管表面的沟槽又可以起到减薄液膜厚度的作用。 §7-4 沸腾传热的模式 一、沸腾的定义:沸腾指液体吸热后在其内部产生汽泡的汽化过程称为沸腾。 沸腾的特点 1 )液体汽化吸收大量的汽化潜热; 2 )由于汽泡形成和脱离时带走热量,使加热表面不断受到冷流体的冲刷和强烈的扰动,所以沸腾传热强度远大于无相变的传热。 按流动动力分 a) 大容器(或池)沸腾(Pool boiling): 加热壁面沉浸在有自由表面液体中所发生的沸腾。 b) 管内沸腾(强制对流沸腾)(Forced convection boiling): 液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以一定的流速流过壁面时所发 生的沸腾换热。工业上的沸腾换热多属于此。 例如冰箱的蒸发器。自然循环锅炉蒸发受热面? 二、 沸腾换热的分类 2. 从主体温度分: a) 过冷沸腾(Subcooled boiling): 液体的主体温度低于相应压力下饱和温度时的沸腾换热。 b) 饱和沸腾(Saturated or bulk boiling): 液体的主体温度等于相应压力下饱和温度时的沸腾换热。 例如烧开水 三、大容器饱和沸腾的三个区域 (1)大容器沸腾 定义:指加热壁面沉浸在具有自由表面的液体中所发生的沸腾称为大容器沸腾。 特点:产生的气泡能自由浮升,穿过液体自由面进入容器空间。 (2)大容器饱和沸腾曲线 表征了大容器饱和沸腾的全部过程,共包括4个传热规律不同的阶段:自然对流、核态沸腾、过渡沸腾和稳定膜态沸腾。 从曲线变化规律可知:随壁面过热度的增大,区段Ⅰ、Ⅱ、Ⅲ、Ⅳ将整个曲线分成四个特定的传热过程,其特性如下: 1)单相自然对流段(液面汽化段) 壁面过热度小时(图中 ℃)沸腾尚未开始,传热服从单相自然对流规律。 2)核态沸腾(饱和沸腾) 随着 的上升,在加热面的一些特定点上开始出现汽化核心,并随之形成汽泡,该特定点称为起始沸点。其特点是: ①开始阶段,汽化核心产生的汽泡互不干扰,称为孤立汽泡区; ②随着 的上升,汽化核心增加,生成的汽泡数量增加,汽泡互相影响并合成汽块及汽柱,称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