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北煤矿1.8Mta新井设计跨采大巷的矿显现规律及其支护技术.docx

涡北煤矿1.8Mta新井设计跨采大巷的矿显现规律及其支护技术.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涡北煤矿1.8Mta新井设计跨采大巷的矿显现规律及其支护技术

中 国 矿 业 大 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 姓 名: 学 号: 学 院: 矿 业 工 程 学 院 专 业: 采 矿 工 程 设计题目: 涡 北 煤 矿 1.8 Mt/a 新 井 设 计 专 题: 跨采大巷的矿压显现规律及其支护技术 指导教师: 职 称:副 教 授 2012年6月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毕业设计任务书 学院 矿业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 采矿工程专业2008级 学生姓名 任务下达日期:2012年1月8日 毕业设计日期:2012年3月12日 至 2012年6月8日 毕业设计题目:涡北煤矿1.8Mt/a新井设计 毕业设计专题题目:跨采大巷的矿压显现规律及其支护技术 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和要求: 以实习矿井涡北煤矿综合条件为基础,完成涡北庄煤矿1.8Mt/a新井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矿井概况、矿井工作制度及设计生产能力、井田开拓、首采区设计、采煤方法、矿井通风系统、矿井运输提升等。 搜集关于跨大巷开采技术在各煤矿的实际应用状况、跨采大巷矿压显现规律及其支护技术等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前人所完成的研究工作,形成对跨采大巷矿压显现规律及其支护技术的系统认识,并撰写一篇关于被跨采大巷在回采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的矿压显现规律及其支护技术的专题论文。 翻译国外学术期刊上与采矿相关的科技学术论文一篇,题目为“A plasticity model for the behaviour of footings on sand under combined loading”。 院长签字: 指导教师签字: 摘 要 本设计包括三个部分:一般部分、专题部分和翻译部分。 一般部分为涡北煤矿1.8Mt/a新井设计。涡北煤矿位于安徽省亳州市境内,东有京九铁路,西有濉阜铁路,交通便利。井田走向长5.56~7.06km,倾向长1.64~3.27km,水平面积约为15.12km2。主采煤层为8号煤组,平均倾角为21°,81煤、82煤平均厚度均为5.5m,间距10.57~19.77m,平均15m。井田工业储量为213.7234Mt,可采储量为125.7174Mt,矿井服务年限为53.73a。矿井正常涌水量为420m3/h,最大涌水量为860m3/h。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5.98m3/t,属于高瓦斯矿井。 根据井田地质条件,提出四个技术上可行的开拓方案。方案一:立井两水平开拓上下山混合开采,暗斜井延深;方案二???立井两水平开拓上下山混合开采,立井直接延深;方案三:立井两水平开拓上下山混合开采,暗斜井延深;方案四:立井两水平开拓上下山混合开采,立井直接延深。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最终确定方案一为最优方案。一水平标高-650m,二水平标高-1000m。 设计首采区采用采区准备方式,工作面长度180m,采用大采高一次采全厚采煤法,矿井年工作日为330d,工作制度为“四六制”。 大巷采用胶带输送机运煤,辅助运输采用矿车运输。矿井通风方式为前期中央并列式,后期中央并列式与两翼对角式混合通风。 专题部分题目:跨采大巷的矿压显现规律及其支护技术。跨煤层底板大巷回采不仅是回收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更能使被跨采巷道长期处于开采形成的底版低应力区内,显著减小巷道围岩变形,有利于改善巷道维护状态,使巷道保持长期稳定。但被跨采巷道要依次经历跨采所引起的前支承压力影响区、前支承压力显现区、卸压区、后支撑压力区和压力重新稳定区,其对巷道的围岩整体性具有严重的破坏作用,对跨采期间巷道的支护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本文总结了前人对跨采巷道矿压显现规律、跨采巷道围岩变形预测、跨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锚注支护在跨采巷道维护中的应用等问题所做的研究工作,对跨采大巷矿压显现规律及其支护技术形成了系统的认识。 翻译部分题目:A plasticity model for the behaviour of footings on sand under combined loading。复合载荷下沙层地基运转塑性模型。 关键词:立井;暗斜井;采区布置;大采高一次采全厚采煤法;中央并列式;两翼对角式;跨采大巷 ABSTRACT This desig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general design, monographic study and translation of an academic paper. The general design is about a 1.8 Mt/a new underground mine design of Guobei coal mine. Guobei coal mine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