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都江堰游记
都江堰游记2018年4月5-7日,清明小长假,有幸随团到成都一游。4月6日8点,从成都火车东站出发,经过1个小时行程,9点到都江堰参观了熊猫基地,下午2点钟到达都江堰景区。导游小姐详细介绍了都江堰修建的历史背景和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经过。 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儿子,率领当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主体工程包括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进水口三部分。先参观伏龙观。传说因李冰治水时曾在这里降伏孽龙于离堆之下。伏龙观现存殿宇三重,前殿正中立有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所雕的李冰石像。伏龙观前堰功道两侧是十二位建造和保护过都江堰的功臣们的铜像。?过了伏龙观,就到了宝瓶口。宝瓶口位于玉垒山下。李冰父子通过对地形和水情进行实地勘察,决定凿穿玉垒山,分岷江水流入东边成都平原,这样既可减少西边的岷江主河道的流量,使西边的岷江不再泛滥,同时也能解除东边成都平原的干旱。由于当时还未发明火药,李冰便以火烧石,使岩石爆裂,终于在玉垒山凿出了一个宽20公尺,高40公尺,长80公尺的山口。因其形状酷似瓶口,故取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过了宝瓶口,顺江而上到飞沙堰。飞沙堰位于宝瓶口和鱼嘴之间。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防止灌溉区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保持稳定的情况,李冰又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靠着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以保证内江无灾害。飞沙堰采用竹笼装卵石的办法堆筑,堰顶做到合适的高度,起一种调节水量的作用。当内江水位过高的时候,洪水就经由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使得进入宝瓶口的水量不致太大,保障内江灌溉区免遭水灾。同时,由于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产生了游涡,由于离心作用,泥砂甚至是巨石都会被抛过飞沙堰,因此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泥沙在宝瓶口周围的沉积。目前,飞沙堰已改为混凝土浇筑,比原来竹框石笼坚固了许多。 为了观测和控制内江水量,李冰又雕刻了三个石桩人像,放于水中,以“枯水不淹足,洪水不过肩”来确定水位。还凿制石马置于江心,以此作为每年最小水量时淘滩的标准。继续顺江而上,就到了分水鱼嘴。分水鱼嘴为岷江出山后第一道分水工程。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为了使岷江水能够顺利东流且保持一定的流量,并充分发挥宝瓶口的分洪和灌溉作用,修建者李冰在开凿完宝瓶口以后,又决定在岷江中修筑分水堰,将江水分为两支:其中主流顺江而下,另一支被迫流入宝瓶口。由于分水堰前端的形状好像一条鱼的头部,所以被称为“鱼嘴”。鱼嘴的建成将上游奔流的江水一分为二:西边称为外江,它沿岷江顺流而下;东边称为内江,它流入宝瓶口。由于内江窄而深,外江宽而浅,这样枯水季节水位较低,则60%的江水流入河床低的内江,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生产生活用水;而当洪水来临,由于水位较高,于是大部分江水从江面较宽的外江排走,这种自动分配内外江水量的设计就是所谓的“四六分水“。在李冰父子的组织带领下,人们克服重重困难,经过八年的努力,终于建成了这一历史工程——都江堰。由于岷江古代称都江,所以叫都江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为纪念都江堰的开凿者李冰及其子二郎的功德,当地人民在都江堰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麓修建了二王庙。二王庙依山就势,叠落而筑;层层楼台,起伏有序;曲折幽深,梯回壁转,而又主次分明。庙内石壁上嵌有李冰以及后人关于治水的格言:深淘滩,低作堰等,被称为治水三字经。庙内有李冰和二郎的塑像。大殿东侧茶楼是一座临崖悬空的吊脚楼,游人可在此休息饮茶。后殿右侧有画家张大千、徐悲鸿等人的碑刻。?从鱼嘴过铁索桥,拾阶而上,即可到达二王庙。本次正值清明小长假,游人如织,铁索桥前排队过桥的人,以及铁索桥和上山石阶上的人排成长队,估计参观完二王庙得2~3个小时,由于天色已晚,我们在玉垒山听完导游的介绍就返程回了成都,给本次旅游留下遗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