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6-群体动力与激励理论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组织6-群体动力与激励理论1

第六章 群体动力与激励理论 第一节 卢因的群体动力论 第二节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第三节 弗隆的期望理论 第四节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第五节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第六节 麦克利兰的需要理论 第七节 波特和劳勒的激励模式 第八节 激励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激励概述 案例 一条猎狗将兔子赶出了窝,一直追赶他,追了很久仍没有捉到。牧羊人看到此种情景,讥笑猎狗说:“ 你们两个之间小的反而跑得快得多。”猎狗回答说:“ 你不知道我们两个的跑是完全不同的!我仅仅为了一顿饭而跑,他却是为了性命而跑呀!” 这话被猎人听到了,猎人想:猎狗说的对啊,那我要想得到更多的猎物,得想个好法子…… 于是,猎人又买来几条猎狗,凡是能够在打猎中捉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几根骨头,捉不到的就没有饭吃。这一招果然有用,猎狗们纷纷去努力追兔子,因为谁都不愿意看着别人有骨头吃,自已没的吃。 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又出现了。大兔子非常难捉到,小兔子好捉。但捉到大兔子得到的奖赏和捉到小兔子得到的骨头差不多,猎狗们善于观察发现了这个窍门,专门去捉小兔子。慢慢的,大家都发现了这个窍门。 猎人问:“最近你们捉的兔子越来越小了,为什么?”猎狗们说:“反正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为什么费那么大的劲去捉那些大的呢?” 猎人经过思考后,决定不将分得骨头的数量与是否捉到兔子挂钩,而是采用每过一段时间,就统计一次猎狗捉到兔子的总重量,按照重量来评价猎狗,决定一段时间内的待遇。 于是猎狗们捉到兔子的数量和重量都增加了。猎人很开心。 但是过了一段时间,猎人发现,猎狗们捉兔子的数量又少了,而且越有经验的猎狗,捉兔子的数量下降的就越利害。 于是猎人又去问猎狗。猎狗说:“我们把最好的时间都奉献给了您,主人,但是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老,当我们捉不到兔子的时候,您还会给我们骨头吃吗?” 猎人做了论功行赏的决定。他分析与汇总了所有猎狗捉到兔子的数量与重量,规定如果捉到的兔子超过了一定的数量后,即使捉不到兔子,每顿饭也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骨头。 猎狗们都很高兴,大家都努力去达到猎人规定的数量。 一段时间过后,终于有一些猎狗达到了猎人规定的数量。这时,其中有一只猎狗说:“我们这么努力,只得到几根骨头,而我们捉的猎物远远超过了这几根骨头,我们为什么不能给自己捉兔子呢?” 于是,有些猎狗离开了猎人,自己捉兔子去了…… 问题 1、是什么影响了猎狗的行为?(行为的原因:内部的?外部的?) 需要? 素质的发展?觉悟的提高? 外部的机会? 猎人的态度? 2、不可能所有的狗都会走,哪些狗会走? 是由性格决定的还是由能力决定的? 3、对于猎人来说,如何保证自己的收入不受影响? 找到新的狗? 培训狗? 与狗签协议? 用制度约束,使狗不能自己找兔子? 4、是否要留住优秀的狗?如何留? 用利?给狗红利? 用情?感情留人 用制度?让狗参与管理 你可以买到一个人的时间,你可以雇一个人到固定的工作岗位,你可以买到按时或按日计算的技术操作,但你买不到热情,你买不到创造性,你买不到全身心的投入,你不得不设法争取这些。 ——美-弗朗西斯(C. Francis) 国外有人做过这样的调查:按时计酬的职工每天一般只需发挥20%~30%的能力用于工作就足以保住饭碗。但是如果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那么他们的潜力能够发挥到80%~90%,这之间的差额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其效果是可观的。这需依靠有效的激励! 一、激励的概念和作用 1、激励的概念: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内在动机,鼓励人朝 着组织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过程。 2、激励的作用:激励在管理职能中的作用表现在它能有 效地开发人力资源;激励在实现组织目标中的作用表 现在它能有效地统一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激励对职 工提高效率的作用表现在它能有效地协调利益分配中的矛盾。 二、激励过程 激励的心理机制:需要、动机、目标。 激励模式:根据行为学的研究,人的需要、动机、行为与满足之间,可以用简单的模式表示: 三、激励理论的分类 (一)内容型理论 主要研究人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奥尔德弗的ERG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侧重于研究激励行为的起点,即人的需求与动机的内容对激励的影响,他们认为:需求、动机的最大限度的满足和激发是激励的本质所在。所以这些理论重点分析了人的需求与动机结构。 (二)行为改造理论 学习理论、归因论、挫折理论 研究重点侧重于激励对工作中人的行为结果的影响,它不关心人的需求与动机是否得到满足,而关心行为的结果对激励成败的影响,换句话说,激励是为了有效地塑造、改变和影响人的行为 (三)过程型理论 动机的形成和行为目标的选择 期望理论、公平论、波特和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