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暑预防处理培训(医疗及急救队员)课件
厂区中暑预防处理-厂医疗专员、急救队员及车间领导层培训 高温作业定义 注:根据卫生标准上海地区的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为32℃ 关于体温 人体体温维持在 36℃-37℃左右 人体通过自身代谢和运动不断产生热量;并通过皮肤散热、排泄、呼吸等方式将热量散发到周围环境中。两者的动态平衡可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 关于散热 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散热方式有:辐射、传导、对流、蒸发(不显性蒸发和发汗)。 如果通风良好、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机体很容易散热。当环境温度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人体只能通过汗液蒸发来散热。 在高温、高湿度或有热源(如熔炉、烈日)的环境中,散热系统需要大负荷运转。 40岁时,出汗功能降低,尤应注意。 什么是中暑? 根据国家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GBZ41-2002 :职业性中暑是在高温作业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职业性中暑可分为中暑先兆、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 出汗导致水分和盐分的大量丧失而没有及时补充,是中暑发病的基础。 其它诱因包括:高温、高湿环境;直接日晒或接触热源;空气流通不畅;高强度体力劳动;不良的身体状况;某些药物或酒精;没有充分适应热环境。 中暑先兆、轻症中暑 表现: 中暑先兆 表现为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头昏、头痛、口渴、多汗、眼花、四肢无力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轻症中暑 为先兆症状进一步加重,且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快速等表现,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发病原因:大量出汗致血容量相对不足,机体散热系统压力过大开始出现功能不良致体温升高。 处理原则:迅速脱离高温现场,到通风阴凉处休息、松解衣服;给予凉水或含盐清凉饮料;也可口服人丹等药物。对症处理,密切观察。 热痉挛 表现:突发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常呈对称性。 发病原因:大量出汗,致身体盐分大量丧失,而末得到及时补充。 处理原则:迅速脱离高温现场,到通风阴凉处休息,松解衣服;给予含盐清凉饮料(口服盐溶液或将1茶匙盐溶入1加仑水中,少量多次饮用)并对症处理。密切观察。如果痉挛持续,寻求专业医生处理。 热痉挛可能是更严重热伤害的前兆,应高度重视。腹部痉挛疼痛应与其他疾病相区别。 热衰竭 表现:大量出汗、极度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脉搏细速、血压正常或偏低。头痛、头昏、眼花、虚弱、意识模糊甚至晕厥。体温正常或略高(在38°C左右)。 发病原因:大量出汗,水分和盐分补充不足导致血容量不足,机体散热系统开始崩溃。 处理原则: 立即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因为其可进一步发展至危及生命的热射病。 迅速脱离高温现场,到通风阴凉处休息,松解或去除衣服;平躺脚抬高;清醒病人口服含盐清凉饮料;用空调、电扇及冷水擦试身体降温。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热射病(中暑) 表现:热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特点是高体温(40oC)、虚弱、意识模糊或举止异常;皮肤干、热、发红,无汗。脉速、头痛,晚期可昏迷及抽搐。 发病原因:大量出汗致耗尽了体内能用的所有盐分与水分,散热功能完全丧失,出汗停止,热量蓄积导致体温极剧增高。 处理原则: 立即寻求紧急医疗救援,如120。该疾病可迅速危及生命。 迅速脱离高温现场,到通风阴凉处,去除多余的衣服;用温水擦试皮肤或用冷湿被单包裹患者,并用电扇吹以加快空气流动,使病人快速降温至38°C为止。如体温再次升高,重复冷却过程。 对昏迷病人应观察心跳呼吸情况,必要时做心肺复苏。 日射病 表现:在烈日曝晒下,突发的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继而可出现昏迷及抽搐。 发病原因:直接的烈日曝晒下,强烈的阳光穿透头部皮肤及颅骨引起颅内高温,进而造成脑细胞受损、脑组织充血、水肿。 处理原则:同热射病,降温以头部降温为主,可头戴冰帽,颈两侧放置冰块。应避免冰块与皮肤的直接接触。 环境适应 你有越长的高热环境中工作的经验,你的身体越能在高热下保持散热。 如果你从未有过在高热环境中工作的经验,你可能需要1-2周的时间来适应。 如果你生病了或已离开工作岗位一周以上,你可能失去这种适应性。 你可以通过:减少高温工作环境暴露时间,或者减少工作强度来适应高温环境。如果你有健康问题或正身体不适,可能需要更长的适应期。 工程学控制:修定工作及环境 通过使用绝缘和反射屏障来控制热源 排除工作中产生的热空气或气体 降低空气中的温度和湿度 提供有空调的休息室 增加空气流动(如电扇等) 通过机械设备辅助来减少工作对体力的消耗 管理控制 健康安全部门在炎热季节应评估所有工作的劳动强度并制定相应的监测及控制目标。 增加休息时间的频率和强度。 安排热工作业在相对凉快的天气。 在工作区提供凉水并提醒工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优质文档肝胆胰胃肿瘤手术与血管解剖技巧课件_1.ppt
- 优质文档肝胆胰胃肿瘤手术与血管解剖技巧课件.ppt
- 优质文档胸主动脉瘤课件.ppt
- 中国医大产科课件妊娠诊断_1.ppt
- 中国医大产科孕期营养讲座课件.ppt
- 中国呼吸道感染门诊治疗学术讨论会第三讲课件.ppt
- 优质文档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诊治课件.ppt
- 中国呼吸道感染门诊治疗学术讨论会第二讲课件.ppt
- 中国呼吸道感染门诊治疗学术讨论会第四讲课件.ppt
- 优质文档肺结核的x线诊断与分型课件.ppt
-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二整本书阅读课件.ppt
- 中考语文复习积累与运用课件.ppt
-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二)课件.ppt
- 四川省2015届理科综合试题48套第12套.pdf
- 【课件】战争与和平—美术作品反映战争+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pptx
- 【课件】青春牢筑国家安全防线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中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班会.pptx
- 【课件】原始人的创造+课件高中美术湘美版(2019)美术鉴赏.pptx
- 上海证券-美容护理行业周报:流量加快去中心化,强运营头部品牌影响较小 -2024-.pdf
- T_CSEIA 1005—2023_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治理要求.pdf
- T_CDSA 504.16-2023_急流救援技术培训与考核要求.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