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台湾农业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察台湾农业行

,还有大批来闽投资农业的台湾同胞从切身利益中体会到,台湾弹簧之地,土地稀少,劳力缺乏,而大陆土地广阔,劳力资源丰富,只有跨海到大陆投资农业,才会立于不败之地。而面对各种挑战,只有两岸携手合作,优势互补,才能实现双赢。   ① 休闲农业,海南向台湾学什么   海南与台湾同属中国两大宝岛,农业上相似地方很多,气候差别不大,土地都分散,农作物品种也相近。海南农业正向现代化迈进,而台湾农业基本现代化。琼台农业差距在哪里?海南农业现代化,台湾有哪些经验值得学习?2009年12月19日至28日,省外事侨务办公室组织各市县18名村官赴台培训考察,海南日报记者随行采访,并尝试结合海南农业实际,向读者介绍台湾休闲农业、农业合作、精致农业等方面的发展经验,为加快海南农业发展提供一个新视角,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帷幕已经拉开,休闲农业作为国际旅游新潮流必将迎来大发展。而发展休闲农业,台湾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不仅拓展了现代农业的新空间,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海南推进热带农业现代化,特别是促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台湾发展休闲农业的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可资借鉴之处颇多。   创意:地震废墟建生态旅游村   台湾南投县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比较成熟,各类休闲农场、观光处所有100多家,其中埔里乡桃米村新故乡见学园区是后起之秀,虽然建成不足两年,但已成为台湾著名休闲观光农业景点。让人惊叹的是,这个景点是在地震废墟上建立起来的。   桃米村位于台湾中部偏远山区,曾是个落后的山村。1999年9月21日,台湾发生大地震,桃米村损毁严重:全村369户,168户房屋全倒,60户房屋半倒。   2009年12月25日,海南赴台村官培训班进村参观时,已经看不到大地震的印迹,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派绿色、精致、充满生机的农村风光。海南的村官们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地震废墟上建起来的?这一切变化来源于休闲观光农业的创意。   地震发生后,一群志愿者来到这里,协助村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志愿者们调查发现,桃米村蕴藏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台湾原生29种青蛙,桃米拥有23种;台湾全岛有143种蜻蜓,在桃米发现56种。同时,桃米有良好的水源。   在当地政府帮助下,桃米村民挖掘资源潜力,不断宣传各种各样的青蛙和色彩斑斓的蜻蜓,把两种小动物设计出各种可爱的卡通形象,遍布乡村醒目位置;鼓励村民动手,用纸、用布、用石头等乡村材料,制作手工艺品。   在志愿者们帮助下,桃米村民还别出心裁:全部用纸做建材,建成一个全球惟一的纸教堂;把地震造成的洼地,改造成一片人工湖;在湖边立起几个弹簧,托起一只小船,上面立一根桅杆,人站船上,能够体验地震的摇晃感觉,并将小船名之为“摇晃的记忆”。   在开发特色资源同时,村民们还整治田园和水塘,造出15亩湿地,建设20个农家住宿点,打造25个家庭型生态池,修整3条生态河,建设两座家庭污水处理池,种下四万多棵原生苗木,全面推广生态休闲农业。   看到地震废墟上建成这么漂亮的生态旅游村,海南的村官们惊叹不已,纷纷拿出相机照下桃米村的各种创意景点,准备回去借鉴学习,要在自己的村庄设计开发休闲农业。   桃米村农民导游罗树芳说,周末和节假日,桃米村日接待游客近1500人;非节假日,每天接待游客500人。每年仅门票收入就有200多万元(人民币,下同)。而游客来这里,还有吃、住、玩、购等各种消费。   “五指山不仅有秀丽风光,还有黎苗少数民族,还有很高的知名度,完全有条件做出比桃米更好的休闲农业。”五指山市冲山镇番茅村支书黄运清说,以前也想过做休闲农业,但不知从何处下手。桃米村给了他启发,发展休闲农业要因地制宜,还要大胆创意。   助力:政府制定政策法规推动   从一个遭地震重创的落后山村,短短几年成长为一个休闲观光旅游生态村,桃米村的成功不是一个偶然现象,它植根于台湾休闲农业多年发展的沃土。   目前,台湾休闲农业规模为1102家,平均每个乡镇约有3.3个。主要有乡村花园、乡村民宿、观光农园、休闲农场和市民农园、教育农园、休闲牧场等类型。休闲农业点平均占地约90亩,每个休闲农场投资约200万元,每个休闲农场年游客人数约45000人。休闲农业已经成为台湾发展前景良好的朝阳产业,年营业总收益达10多亿元。   台湾休闲农业学会秘书长段兆麟介绍,1960年代,台湾农业完成“培养工业”重任,农业生产开始缓慢增长。特别是1990年代末,台湾参与关贸协定,农业自由化及国际化步伐加快,剧烈竞争使经营限于困境,传统农业面临转型:从第一产业形态转向第三产业形态。与此同时,台湾人均收入不断增加,观光、休闲、度假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台湾休闲农业有今天的局面,政府及时制定各种政策、法规,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   1982年,台湾省政府推出《发展观光农业示范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