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及研究现状与药物治疗从洪良教授课件_1
META分析:有确切的临床和心电图疗效 本文观看结束!!! CABG适应症:PCI失败,有持续心绞痛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不适宜作PCI者,包括:左主干或三支血管病变伴有梗死后心绞痛,或左前降支近端病变并有另一支受累,或两支血管病变伴有左室心功能不全,术前可应用IABP(目前随着介入技术的进展及DES的应用,PCI对有些病变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指南已上升至IIa或IIb)。 上述重建血运治疗的同时,还需应用抗血小板抗凝药物治疗。 尽管众多临床试验报道STEMI直接PCI疗效优于溶栓治疗,但结合实际情况,早期(2~3h内)静脉溶栓仍可能列为首选。 ②STEMI 胸痛发作>12hrs * 不予溶栓 * CCU监护,予以抗血小板、抗凝、抗心肌缺血、他汀药物等治疗,除非出现胸痛不缓解,血流动力学异常,反复的恶性心律失常等应考虑血运重建。 优化抗凝治疗 优化抗血小板治疗 急性期治疗策略探索 维持阶段治疗策略探讨 抗凝治疗新进展 STEMI领域在争鸣中前进,关注热点仍在抗栓药物选择 2、NSTACS的处理 ①早期药物治疗:目的是缓解心绞痛改善缺血,预防或减少突发心脏事件,如心脏性猝死,非致命性心梗等。 抗栓治疗 抗凝剂: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安卓等 抗板药:阿斯匹林, 氯比格雷,GPIIb/IIIa等。 * 抗心肌缺血药 主要用药有: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长效钙拮抗剂等。 * 他汀类药物: ACS越早用越好,且作用是多方面的。 ②NSTACS早期血运重建: ● 高危患者尽早行PCI。 ● 药物治疗无效,病情进展,严重左主干病变,伴有左心功能不全的三支病变,应早期行PCI或CABG。 ③控制ACS诱因:控制高血压、高脂血症,治疗糖尿病,肥胖者减体重,改进生活方式等。 通心络对ACS作用 抗凝血酶Ⅲ (AT-Ⅲ)活性(%) D-二聚体含量(mg/L)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 ★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ΔP0.05, ▲P0.01; 与阿司匹林组比较,□P0.05, ■P0.01 通心络有显著抗凝作用,与ASA机制不同 魏陵博,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9):785-786 抗凝血酶Ⅲ(AT-Ⅲ)和D-二聚体是反映抗凝和纤溶的良好指标,通心络可以防治角叉菜胶所致的实验性血栓形成,能明显提高试验动物的AT-Ⅲ活性和D-二聚体含量,从而有类肝素样的抗凝和增强继发性纤溶作用,这是通心络抗血栓形成的机制之一。 增强纤溶活性,增强血栓溶解 山东省济南市中心医院 苏国海等 通心络对冠心病患者纤溶指标的影响 通心络组 对照组 P0.05 P0.05 P0.05 通心络有效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 杨期东.疑难病杂志,2007.6(5):261-263 百分比(%) 各组疗程6个月,随访至1年,通心络治疗组软斑块消退、软斑转为硬斑、软斑块体积减少、无变化和恶化等方面显著优于常规西药治疗组,治疗6个月~1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通心络较西药对照组明显降低。 以所有已发表的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随机对照试验为研究对象,共计纳入1874例(通心络组1005例,对照组869例),运用meta分析对资料进行定量综合,评价通心络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利于通心络组 利于对照组 何穗智,等.中山大学学报,2007:28(5):573-577 * 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进展 天津市胸科医院 天津心血管病研究所 丛洪良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由于不稳定斑块的破裂,引起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所致严重心肌缺血而产生的一组进展性的疾病谱。ACS可分为ST段持续抬高的ACS及无ST段抬高的ACS两类。 不稳定斑块的特点: 1、大脂池 2、大量炎细胞浸润 3、斑块较小,偏心状 4、平滑肌细胞少,胶原含量少,纤维 帽薄,支撑力差 5、斑块易于破裂 引起易损斑块破裂的因素: 1、血脂异常和斑块中脂质含量增高。 2、内皮细胞功能损伤(吸烟、氧自 由基损伤,NO下降等) 3、局部炎症 4、巨噬细胞活化 5、血流动力学影响 6、纤维帽大量钙化 7、TXA2/PGI2比值增高、凝血-平衡失调、血小板活性增加 8、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血栓形成的特点: 1、发病率:不稳定心绞痛 20-60% 急性心梗 85-100% 2、血栓成分:NQAMI、UA 非闭塞性血栓 (白血栓) QMI—完全(或次全)闭塞血栓(红血栓) 3、NSTACS:斑块小,质软,可反复破裂 血栓可分层。 STACS:一次形成新鲜红血栓。 ACS分型 1、STACS危险分层 决定临床危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学英语北京版五年级上册第二课时课件.ppt
- 危重病人的风险评估讲义课件(ppt 47页).ppt
- 危重病人常用仪器设备风险与对策解析课件.ppt
- 危重病人的风险评课件_1.ppt
- 危宿疾人观察迟疑临床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精彩课件.ppt
- 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3Isthisyourskirt课件_1.ppt
- 危重病人观察要点课件.pptx
- 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Unit 6 Meet My .ppt
- 危重患者肠内与肠外营养选择图文课件.ppt
- 危重病人的镇静镇痛课件.ppt
- 反义核酸抗病毒药物在兽医临床课件.ppt
- 小学英语粤人版三年级起点《五年级下册Lesson5》PPT课件.pptx
- 及研究现状与药物治疗从洪良教授课件.ppt
- 发酵7项目七工业发酵染菌的防治课件.ppt
- 川教版英语四上《lesson l making a spinner》课件.ppt
- 川教版英语四上《lesson y wheres the spider》课件.ppt
- 川教版英语六上《lesson 4 paying a visit》课件.ppt
- 川教版英语五下《Lesson 6 Seasons and Culture》课件_1.ppt
- 受体阻滞剂中国专家共识解读课件.ppt
- 受体阻滞剂临床应用进展课件_1.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