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诊断课件消3.3ppt.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影像诊断课件消3.3ppt

胃肠道疾病影像诊断 (三) 五、结肠癌 结肠癌(carcinoma of colon)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病因不明。肿瘤生长速度较慢,较晚才出现转移。多分布于直肠和乙状结肠(70%)。 病理 大体病理分为四型: 1、增生型:腔内生长呈菜花状。 2、溃疡型:肿块坏死形成腔内溃疡。 3、浸润型:沿肠壁生长,肠腔环行狭窄。 4、混合型:合并二种以上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 腹痛、消化不良、腹泻、大便偶带血,可伴有便秘或扪及包块。 (一)结肠癌的双重造影表现 1、增生型:腔内不规则性充盈缺损伴周围粘膜破坏,腔内肿块。 2、溃疡型:腔内龛影,形态不规则,粘膜中断或尖角征。 3、浸润型:肠壁环行增厚,肠腔狭窄,狭窄段粘膜纹呈锯齿状。 4、混合型:充盈缺损、龛影或狭窄并存,可合并肠套叠。 降结肠局限性狭窄,粘膜破坏,肠管内充盈缺损。 升结肠局限性狭窄,其内侧见类圆形充盈缺损,粘膜破坏。 盲肠和末段回肠狭窄,外侧见不规则性龛影,粘膜破坏,末段回肠梗阻性扩张。 回盲部溃疡型癌 结肠肝曲癌(浸润型) 横结肠浸润型 (二)CT表现 对诊断有一定价值: 1、发现较小肿块和肠壁增厚; 2、癌肿与周围组织关系,局部有无肿大淋巴结、其它脏器有无转移; 3、有助于结肠癌分期 横结肠癌 升结肠癌 引起肠梗阻,升结肠原发肿块强化较均匀。 升结肠癌 升结肠癌 升结肠癌 直肠癌 直肠癌 (三)鉴别诊断 结肠痉挛 增殖型肠结核 一、腹部结核 abdominal tuberculosis 腹部结核以肠结核、腹膜结核及肠系膜淋巴结核为常见,三者可同时并存,也可以某一种为主,三者之间可以相互侵犯与蔓延。 其感染途径可为:肠源性、血源性、蔓延。 病理 (1)肠结核:溃疡型和增生型,以溃疡性多见。 (2)腹膜结核:腹水型、粘连型、干酪型。 (3)肠系膜结核: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及干酪样变并相互融合。 临床表现 腹痛伴有低热、腹泻、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胀,部分病例有肠梗阻症状或者扪及包块,腹部常有柔韧感。 X 线 表 现 (一)肠结核 好发于回盲部,常累及盲、升结肠,也可发生于空、回肠。 通常分溃疡型和增殖型,以溃疡型常见。 溃疡型 激惹现象 ,“跳跃”征(skip sign) 粘膜皱襞紊乱,溃疡使肠壁呈锯齿状。 后期管腔不规则狭窄变形,形态较固定,近段肠管淤积、扩张。 增殖型 大量肉芽组织增生,不规则狭窄变形、缩短和僵直 粘膜皱襞紊乱,多数息肉样充盈缺损。 回盲瓣受侵增生肥厚,使盲肠内侧壁凹陷变形,近段小肠梗阻而扩张排空延迟。 回肠结核多伴有局限性腹膜炎与周围肠管粘连,致肠管分布紊乱,盲肠也可向上牵拉变形; 另一特征为肠结核的病变多为移行性病变,因而与正常部分之间无明显界限。 skip sign 回盲部痉挛性狭窄呈跳跃征。 回盲部和升结肠痉挛收缩。 末段回肠增殖型肠结核 末段回肠增殖型肠结核 慢性回盲部结核,盲肠、升结肠短缩,肠腔变窄,其外侧缘呈囊袋状改变,回肠末端相对扩张,似有结节状改变。 V-回盲瓣 CT表现 限局性狭窄,肠壁轻度增厚,轮廓锯齿状,肠袋、皱襞消失、肠腔狭窄、肠袢僵直及肠管缩短,较对称,常引起小肠不全梗阻。 病变以回盲部为中心,肠壁轻度增厚,累及范围较长。 回盲部及盲升结肠变形较明显,肠管缩短、回盲部明显上移。回盲瓣明显缩窄或增宽。 口服造影剂CT扫描,回盲部常不能获得很好充盈,盲升结肠可呈细线状,而横结肠和小肠却能很好充盈,此征象类似钡剂造影检查时的跳跃征。 (四)鉴别诊断 Crohn病 淋巴瘤 鉴别诊断:与肠结核鉴别 Crohn病非对称性病变,系膜侧损害,对侧假憩室样改变而结核无此特征; Crohn病具有节段性浸润的特征,正常与病变之间分界明显,而肠结核的浸润为移行性,无明显界限; Crohn病可见纵行溃疡伴横行裂隙所形成的卵石征,而肠结核则多为较大的肉芽肿形成较大的充盈缺损。 Crohn病形成的瘘管与窦道多于肠结核。 结合临床结核病史的有无及抗结核药物应用的有效与否,也有一定的鉴别意义。 五、结肠息肉(polyp of colon) 结肠息肉为隆起于结肠粘膜上皮表面的局限性病变,分广基底、短蒂或长蒂,直肠和乙状结肠是好发部位。 (一)临床和病理 本病多见于儿童,表现无痛性便血,常在排便终末时出血。病理上分带蒂或不带蒂性的炎性增生结节或腺瘤性息肉。 2、X线表现 1、肠腔内境界清楚的圆形充盈缺损。 2、双重像可见带蒂和/宽基底的光滑分叶状肿块,带蒂息肉可移动。 3、肿块表面附着少量薄层钡剂,呈环行征。 乙状结肠见类圆形充盈缺损,边缘光滑。 其远侧段有一长蒂与息肉相连。 乙状结肠见多发性圆形充盈缺损,边缘光滑。 直肠多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