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钩虫与钩虫病课件
寄生于人体的钩虫主要有两种: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Ancylostoma duodenale Dubini,1843)简称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板口线虫(Necator americanus Stiles, 1902)简称美洲钩虫。 一、形态 成虫 虫体细长8~13 x0.3~0.6mm左右,略弯曲。活时肉红色,死后灰白色。虫体前端较细,略向背侧仰曲,顶端有一发达的口囊。 两种钩虫可以从体态、口囊、交合伞、背腹肋和交合刺等结构以示鉴别。 口囊比较 十二指肠钩虫口囊呈扁卵圆形,腹侧缘有两对钩齿,外齿较内齿略大。 美洲钩虫的口囊呈椭圆形,腹侧缘有板齿一对。 一对头腺:抗凝素 乙酰胆碱酯酶 三个咽腺:乙酰胆碱酯酶、蛋白酶、胶原酶等。 交合伞及交合刺 雄虫尾端膨大,形成膜质状交合伞,伞内由肌肉性指状辐肋起支撑作用。其中背辐肋的分支特点在虫种鉴定方面起重要作用。 雄虫两根交合刺细长,可伸缩, 从泄殖腔伸出。 钩虫卵 为椭圆形,大小约(56~76)μm×(35~40)μm,壳薄、无色透明,随粪便排出时,卵内已含有4~8个卵细胞,卵壳与卵细胞之间有明显的空隙。 两种钩虫卵极为相似,不易区别。 二、钩虫生活史 人体为其唯一宿主 两种钩虫生活史基本相同 感染期:丝状蚴 感染方式:经皮肤感染人体 体内移行:同蛔虫 成虫寄生部位:小肠 钩虫生活史图示 三、致病作用 幼虫所致损害 钩蚴皮炎: 患者接触被污染土壤数分钟至数小时后,在足趾、足缘、手或臀部产生红色点状丘疱疹、奇痒,伴有烧灼、针刺感。 钩虫病的临床表现 贫血: 为钩虫病的主要症状。慢性失血造成患者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临床表现:皮肤粘膜蜡黄、苍白、头昏眼花、耳鸣、乏力,劳动后心悸、气促,表情淡漠等。长期严重贫血可引起心血管系统症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浮肿,如颜面部、下肢,甚至出现腹水与全身浮肿。 消化道症状 钩虫成虫的寄生造成肠粘膜的损伤,病人常感上腹部隐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消瘦。 异嗜症 患者食用正常人所不吃的东西如煤渣、破布、生米、泥土等。可能与体内铁质的消耗有关。 病 理 标 本 钩虫患者匙状指 四、实验诊断 直接涂片法:简便易行,但轻度感染者易漏诊,反复多次检查可提高阳性率。 饱和盐水浮聚法:饱和盐水漂浮法可提高检出率。 五、流行 分布 十二指肠钩虫属于温带型,美洲钩虫属于亚热带及热带型。 我国也属于钩虫病的多发区、主要流行于淮河及黄河一线以南的广大地区。 在流行区常以一种钩虫感染为主,但也常有混合感染的现象。从流行趋势看,一般南方高于北方,以美洲钩虫感染为主;而北方则以十二指肠钩虫感染为主。 流行环节 传染源:钩虫病患者和带虫者。 传播途径:经皮肤感染。钩虫病的流行与自然条件、作物种类、耕作方式以及机体的营养状况有密切的关系。钩蚴还可经胎盘感染;经口感染:母乳、食入未煮熟的转续宿主(兔、猪、羊、牛等)肉类感染等。 易感人群:常和泥土、农作物和有泥土的新鲜蔬菜等接触者易感染钩虫。 六、防治 驱虫治疗: 丙硫咪唑:400 mg/d,每日1次,服3 d。 甲苯咪唑:200 mg/d,每日1次,服3 d; 双萘羟噻嘧啶(pyrantel pamoate) 噻乙吡啶(pyridinium) 局部治疗:钩蚴性皮炎在感染后24 h内可采用透热疗法, 将受感染部位浸入53 ℃热水中30 min,不仅可缓解症状,也可杀死局部组织中的幼虫,减少钩虫病的发生。 对症治疗:纠正贫血可补充铁剂,口服硫酸亚铁0.3 g,每日3次,或10 %枸椽酸铁铵溶液,每日3次(用于儿童)。加服稀盐酸或维生素C有利于吸收。 预防 普查普治:每年进行1~2次,连续3年可使钩虫感染率降至5%以下。 粪便管理:采取沉淀发酵式粪池、沼气池、堆肥等方法以杀死钩虫卵。 个人防护:改变施肥与耕作方法,避免赤脚下地、下矿。个人防护局部用药可采用25%白矾水、2%碘液、左旋咪唑涂肤剂等,以防止钩蚴侵入皮肤。生食疏菜时应洗净,防止钩蚴经口感染。 * * 钩 虫 与 钩 虫 病 hookworm and ancylostomiasis 授课:任红斌 监督电话:3029945 两种钩虫成虫鉴别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大小 8----13 mm 7----19mm 体态 “c” 形 “s”形 口囊 两对钩齿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