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祁县社火中精神传承
祁县社火中精神传承
【内容摘要】社火是中国民间一种庆祝春节的传统庆典狂欢活动,民间更有着“北方社火属山西,山西社火在晋中”的说法。文章在简述社火发展源流的基础上,从“艺术作为文化表现”这一角度,以几项祁县社火中特有的社舞为例,分析了祁县社火中蕴含着的重德精神、团结精神,以及强烈的鼓动性等精神力量,强调了祁县社火的上演对于当地民间精神传承的重要性。
【关键词】社火 民间精神 传承
社火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它来源于远古时期先民对于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诸多文献对此都有记载:“社,地主也,从示、土”①“社者,五土之神,能生万物者”②“社者,土地之神也。土生万物,天下之所主也,尊重之,故自祭也”③。对于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生存发展基础的华夏儿女来说,土地是人民安身立命的立足之本。而当先民发现可以焚烧一切的火苗是他们熟食和取暖的唯一方式时,他们最初对火产生的恐惧逐渐转化成感激,以至于顶礼膜拜。《辞海》中对社火的解释是:旧时在节日中扮演的各种杂戏。④尽管远古时期没有社火一词,但类似社火的原始祭祀活动在当时已经出现。例如《吕氏春秋·古乐篇》中的“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建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⑤描述了先民手执道具,以歌舞来祭祀祖先,庆贺丰收的情景。
社火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宋。诗人范成大在其所著的《石湖诗集》卷二十三《上元纪吴中节物徘谐体三十二韵》中有“轻薄行歌过,癫狂社舞呈”的描写,且自注曰:“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⑥此外,孟元老在其所著的《东京梦华录》中亦有“其社火呈于露台之上,所献之物,动以万数”的记载。⑦
明清时期的商业繁荣,更是对社火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明清两代,晋商雄称商界500年。当时的晋商远渡重洋常年漂泊,每当年末岁尾,钵满盆满的他们回到家乡,图的不仅是合家团圆热热闹闹,更要趁机炫耀财力,传扬名声。因此,他们大力投资社火演出,精致社??节目,丰富社火品类,使得忙碌一年的疲惫身心可以放松地投入狂欢之中。“北方社火属山西,山西社火在晋中”的说法即是由此而来,而晋中社火也被称为晋商社火。
晋中闹社火,以元宵节前后最为红火,各个村镇都要在街道挂红灯,建彩台,装彩车。从城镇到农村,从机关到企业,都被装点得五彩缤纷。在花团锦簇的街道上,街头文艺表演成了闹社火的主体。晋中社火有七大类,200余种,如龙灯、狮子、高跷、旱船、秧歌、抬阁、背棍、竹马等形式都会在街头轮番上演。此外,闹社火不仅是社火艺人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还是各种流传了千百年的手工艺的博览会。除了社火艺人精致的服装与活灵活现的道具,各式各样的彩灯、走马灯、塔塔火、架火、盒子火等,处处都体现着先人们的智慧。
近年来,在晋中市委、市政府的精心打造之下,社火已经成为晋中市最具规模的节庆活动。2007年,中国民协授予晋中市“中国社火之乡”称号;2008年,晋中市举办的“中国·晋中社火节”荣获首届全国节庆中华奖“十大弘扬传统节日奖”;2009年,荣膺全国节庆最高奖“节庆中华十佳奖”;2010年,在“世博会·中国节庆高峰论坛”上荣获“中国最具民俗风情的节庆”称号。
由于晋中社火是晋中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综合体现,故而本文选取晋商故里——祁县作为个案研究,并以祁县特有的几个社火舞蹈品类为例,探究祁县社火对于民间文化有形传承的重要作用。
1.牛斗虎
牛斗虎是一种兽舞,源于汉代角抵戏,宋时成为歌舞杂耍舞队中的品种。明清以来祁县大韩村有此舞蹈,每逢元宵节都参与社火队的街头表演。虽然今天这种社舞几乎不再上演,但其唢呐锣鼓乐“牛斗虎”至今仍广为流传。
表演时,两个扮演牛的演员钻入黄褐色的布制牛皮,前一个演员两腿伸入牛的前腿,头顶牛头,后一个演员两腿伸入牛的后腿,并弯腰手抓前一个演员的腰部,两人前后合为一体模仿牛的形态,栩栩如生。另一演员装虎,钻入绘以黄、白、黑色虎纹布制作的虎皮,四肢分别穿入虎爪。牛与虎在牛斗虎的唢呐锣鼓乐伴奏中相互角逐,动作传神。
2.钻钱鬼
钻钱鬼的故事出自南宋。南宋张俊,以好利称,高宗宴会时,优伶言能于钱眼中窥人,知其何星,使窥高宗,曰帝星,窥秦桧,曰相星,窥张俊,曰不见有星,但见张王于钱眼里坐。《西湖志余》云:“盖俗本有此谚。”故优人以戏之也。
表演时,一皂隶手执长竿,竿头吊一纸、竹制作的铜钱,倒退行进。皂隶前面有一抹丑脸,着红色官衣、黑色官靴,头戴纸质尖形帽。铜钱由皂隶操持,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官员钱迷心窍紧盯铜钱,并以尖帽去钻钱眼。他时而踮起脚跟,两手抓钱,时而弯腰伸臂,探取铜钱,时而嬉皮笑脸左扑右逮,丑态百出,贪婪无厌。而皂隶以钱诱惑,如饵钓鱼,两厢配合默契,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运动伤病的预防与紧急处理+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pptx VIP
- 养虾业养殖技术手册.doc VIP
- 标准图集-04D701-3电缆桥架安装.pdf VIP
- 医院面试康复治疗师面试问题含考察点和参考答案.docx VIP
- 讯飞翻译机中英版使用说明书.pdf VIP
- 催化化学-催化作用的化学基础.pptx VIP
- 基层常见病的诊疗与管理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兴趣伴成长+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体育与健康八年级全一册.pptx VIP
- 儿童,颜色,填涂画.docx VIP
- 文件筐测试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