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不同条件下秦岭林区森林火灾蔓延速度分析
不同条件下秦岭林区森林火灾蔓延速度分析
【摘要】秦岭林区森林火灾蔓延速度与时间、地形、气象、可燃物等因子密切相关,本文着力于研究不同条件下的火势蔓延速度,找到其内在规律性的东西。
【关键词】秦岭林区;森林火灾;蔓延速度
林火蔓延速度指单位时间内火的蔓延扩展距离。林火的蔓延速度通常包括线速度、面积速度和周长速度。按其蔓延速度和对林木的危害,又可分为速进地表火和稳进地表火。秦岭林区一般情况下地表火蔓延速度为0.5 km/h~1km/h,占火灾总数的95%,上山火可达1 km/h~3 km/h,大风天气达到5 km/h。荒草山、竹林和油松飞播纯林可形成急进地表火,火蔓延速度快,瞬间可达5 km/h~8 km/h,占火灾总数的5%。当火场火蔓延速度大于5km/h,在秦岭林区,受地形限制和林木的阻碍,扑救人员被困火场基本没有逃生的可能。在秦岭林区每条沟都有常年河和主要为针阔混交林的限制,每天向同一个方向蔓延距离不超过3km。下面就影响林火的蔓延速度的因子做以说明:
1 时间
1.1 着火时间
秦岭林区在森林火灾发生着火以后,林火地表火蔓延速度较慢,据研究资料,火头蔓延速度0.1 m/s ~0.7m/s,两翼和火尾为0.1 m/s ~0.4m/s,经15min~20min后,蔓延面仅为0.01hm2。如继续发展,其火头速度可增加到10 m/s ~15m/s,即每小时可蔓延0.5km~1km左右,这时是扑救森林火灾的最佳时机。在计划烧除时,应尽量避免大面积连续火烧,将所要烧除的林地分割成若干小块,分块点烧,以降低火蔓延速度,从而可以减少日用火不慎所造成的人为森林火灾。在森林火灾扑救时,也应把火场通过围、堵、割等方法分成若干个小块,以降低火蔓延速度和火强度,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1.2 燃烧时间
在上午10时至下午3时这段时间内最易发生火灾,因为在这段时间内气温上升,阳光充足,使地表可燃物附近热流达最大值,每天12时到14时是火蔓延速度最快之时,通常采用打防火线的办法进行扑救,不主张直接扑打火头。5时到7时是火火蔓延速度几乎接近于零,火场燃烧程度最小,通常采用水浇土埋的打余火办法进行扑救,有效把握这段时间以最小的代价歼灭火灾。一般地讲,白天林火蔓延快,夜间蔓延速度减慢,就松林而言,白天林火蔓延速度为0.85km/h,傍晚或早晨为70m/h,夜间则为0。
2 地形
虽然地形对火的强度及其它火行为现象有影响,但它主要影响火的蔓延方向和速度。
2.1 坡度
燃烧物质向着太阳和风时,易干燥。实践已经确认阳坡易引起火灾并传播速度快,阴坡则正好相反。坡度大小影响可燃温度的变化,坡度大可燃物易干燥。很明显,当坡度大时,一个燃烧中心所产生向上的对流柱越靠近燃烧物质,这时物质受到对流和辐射热量的加热从而加快干燥和燃烧。上山火燃烧强度传播速度快,同时由于存在斜坡,燃烧物可能滑动滚下,从而点燃新的燃烧点。下山火燃烧较缓慢,有利扑救。当火从山上向山下蔓延至山脚后,再向上蔓延,会形成几处火头,扩大燃烧面积。扑火时,应尽可能把蔓延火控制在山腿前扑救。坡度主要影响火的蔓延速度。当坡度为18°时,火的蔓延速度是平地火蔓延速度的1倍,扑火人员行进速度降低1倍,火场表现为稳进地表火,采用直接扑打法。当坡度为36°时,火的蔓延速度又增加1倍,扑火人员行进速度再降低1倍。当坡度为40°~70°时,火的蔓延速度是40°中等坡度的1倍,扑火人员不安全。如果坡度增至70°~100°,则火的蔓延速度将会再增加1倍,扑火人员几乎无法到达,通常采用打防火线的办法。
2.2 海拔
海拔高度能影响防火期长短和可燃物量。山地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逐渐下降,一般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要降低0.6℃,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相对湿度越大,地被物含水量也越大,降水量也有明显增加,一般不易发生火灾,但海拔高度大的山岗,风速也大,一旦发生火灾,蔓延速度也就较快。
2.3 峡谷
狭窄的通道,如凹形或V形的窄峡谷,对燃烧的火起到像烟囱似的疏导热量作用,与宽阔的峡谷或宽阔的凹形地形相比,其辐射更易使火沿山坡蔓延,火蔓延的速度比预计的在一般情况下的火蔓延速度要快。
2.4 坡向
燃烧物质向着太阳和风时,易干燥。实践已经确认阳坡易引起火灾并传播速度快,阴坡则正好相反。阳坡的火蔓延速度是阴坡的1.5倍。
2.5 坡位
坡位不同,地被物多少及干旱程度不同,火灾蔓延速度不同,低凹地多草丛,火燃烧猛烈。山顶及陡坡岩石裸露处,可燃物稀少,不易燃烧,火烧到自灭,但山顶部燃烧的球果、枝条下滑后,又能引起新的着火点。
3 气象
3.1 风
风增加燃烧区内的空气,使火焰温度降低,但带来了大量的氧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