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 《劳动合同法》对大学生与农民工就业的影响.docVIP

[doc] 《劳动合同法》对大学生与农民工就业的影响.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oc] 《劳动合同法》对大学生与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劳动合同法》对大学生与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一 l|’ 对大学生与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赵卫锋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1OO1o2 捧襄ll|_||_i_ 《劳动合隔法》的实施更多地是为了解决当 前许多用人单位有法不依,甚至故意违法损 害劳动者的权益这一具有相当普遍性和严重 性的问题,加大了用人单住的违法成本,以 促使用人单位依法行事.所以侵害劳动者权 益越多的企业受到劳动合同法的冲击越大. 在这一推理下,农民工的权益受到的侵害最 大,其工作的许多企业受到的冲击也最大, 违法成本增加,用工数量减少,势必影响农 民工的就业.但不会影响就业大局,甚至还 会因就业数量的缩减而缓和了当前存在的 “农民荒”所带来的工资的上升对经济的压 力.大学生群体虽说近年来就业有些困难, 但原来”精英教育”制度下存在供不应求的 就业局面,及其具有专业性人力资本等因 素,劳动权益保障相对较好,又因为其工作 单位存在的比较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又 具有刚性及延续性,所以受到《劳动合同 法》影响不大. 穗:_ll_ 异质人力资本;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劳动权 益保障的差异性;就业影响的差异性 蝴羹芎啦!jtlIlll¨_毫 絮毂拣录鸹_llll 一 ,引言 随着我国劳动供求关系的改变,劳动 力市场的总量矛盾正逐渐减轻,但群体结 拇眭矛盾越来越突出,表现为”短缺”与”过 剩”并存,即一方面是部分地区出现了”农 民荒”,另一方面则是大学生”就业难”.大 学生和农民工成为当前继下岗职工就业问 题之后社会关注的两大的就业群体.劳动 合同法》的立法宗旨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 权益,将要就业的大学生与农民工都是劳 动者,应该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他们的 影响是一样的.但事实情况并非如此.因为 劳动者与劳动者就业的劳动力市场并非如 经济学家所假设的具有同质性,现实生活 中,这两方面表现出的异质性非常明显.首 先,劳动者因教育文化水平的不同而形成 的人力资本的异质性;劳动者就业的市场 也存在分割的二元结构,即有人才市场与 劳务市场之分,两个市场上人员的流动非 常有限.大学生因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只 愿意在人才市场上寻找工作,有时宁愿失 业也不愿到劳务市场上就业.同样,农民工 又因为具有较低的人力资本进入不了待遇 较好的人才市场.所以就业出现群体性的 结构矛盾”农民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并 存现象.又由丁大学生与农民工市场供求 状态,国家就业政策,户籍制度等原因,人 才市场与劳务市场长期沉积下来的劳动权 益保护方面的差异性不同,劳动合同法 实施将会对他们的就业有不同的影响,这 正是本文要分析的内容. 二,两大就业人群面临的主要问 题 1.大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1999年起,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 生规模的连续扩大,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 加.199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为84. 76万人,2005年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 338万,比2004年增加了106万人,增幅达 45.69%.高校毕业生成为继下岗职工之后 最受关注的社会群体.”十五”期间,全国 普通高校毕业生累计1090万人,年均增幅 27%,就业压力前所未有.截至2000年6月, 教育部45所直属高校本科生一次就业率 90.12%,专科生一次就业率44.9%,2001 年6月,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本科生超过 80%,研究生超过95%,专科生为40%.而 2002年大学生首次毕业分配时只有70%能 够就业;2004年截至9月1日,全国普通高 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3%.…在所有失 业人口中,毕业后未工作的人群所占比例 越来越大,已经占到全部失业的21%. 接受过较高教育的大学生群体有这么 高的失业率,必须引起重视.因为失业使他 们游荡于城市和乡镇,并成为一一种新的游 民阶层.特别是农民的子女,考上大学生, 历经无上的荣誉,带着父母无限的希望,奋 斗四年,毕业后的失业,使他们体验了骄傲 与低鄙的落差,也目睹了繁华与破败的对 比.而城市取向的教育却又使得他们远离 土地.这时候他们被城市抛出,也回不到土 地去.他们只能成为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 游民,并迅速为流氓意识所支配,他们身上 正出现着道德底线的大失守.这一社会现 207 象绝对是个不可忽略的严峻现实.l3 2.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们的劳动力, 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规模庞大,范围越来 越大.我们劳动力的流动总规模已经超过 _r1.3{L,他们的人数和城市劳动力就业的 比值也超过了46%,农民工这一就业群体 已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在中国经济比较 发达的珠江三角洲的长江三角洲的东莞, 温州等地开始现”民工荒”,即少数企业 的个别工种招不到人.当时人们只是说这 是特殊现象,可是近两年缺工现象正向多 种行业扩散,过去只是服务行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