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地名文化特色.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岭南地名文化特色

* * 一、岭南地名文化的历史特色 (一) 行政区划地名的古老性 (二) 古代帝王名臣活动的关联性 (三) 历史地名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 是历史的活化石 二、岭南地名文化的地理特色 (一) 以自然地理景观命地名 (二) 以地理环境命地名 (三) 以地理环境变迁遗迹命地名 (四) 以地理位置特征命名 (五) 以人文景观命地名 三、岭南地名文化的民族特色 四、岭南地名文化深受近现代 革命史的影响 五、岭南地名文化的其他特色 越王台 越王井 越王石 岭南地名文化的历史特色 赵佗建南越国后在番禺建城凿井,城称赵佗城, 宫殿称“越王宫”、井曰“越王井”,至今仍有遗址。 汉朝两次派陆贾劝赵佗服汉,赵佗为表诚意,特 在城西先后建“泥城”和“越华楼”接待,并在迎接陆 贾的地方建台,北面朝汉,曰“朝台”,后人称“越王 台”,附近的山岗称“越王山”,后称越秀山。 唐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岭南对外贸易的鼎盛时期,形成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广州是我国当时最大的港市,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广州东部黄埔庙头村南海神庙一带,外国商船云集,船在此舶岸并在镇上交易,不少商人还在广州定居,其家居地名曰“番坊”,附近建怀圣寺和光塔,为中国最早的清真寺,现有光塔路等地名。 自明朝中期开始,岭南亦有不少农民起义反对封建统治。如花县盘古岭农民起义,明朝统治者为加强其统治而在花山寨设县称“花县”。明弘治二年(1480年)谭观福、张洪佑举义,由刘大厦讨平,为防农民造反,第二年便从原番禺县划出部分地域建从化县,取“远氓归化”之义。明朝中期,岭南有黄萧养为首的举义,珠江一战,痛歼官军。景泰元年(1450年)白鹅潭江面决战,黄萧养中箭坠水牺牲,民间有白鹅背负黄萧养而去的神话,白鹅潭也因此得名。 白鹅潭 怀圣寺 (一) 以自然地理景观命地名 岭南多低山丘陵,尤以低丘陵为多,当地人们称之为岗,尤其是珠江三角洲边缘地带,以岗命名的地名也多。如广州的桂花岗、龟岗、七星岗等,深圳的龙岗、横岗,东莞的双岗,三水的高岗等 (二) 以地理环境命地名 以广州为例,广州市地形从北到南依次为低山丘陵、台地、平原、河谷。与低山丘陵相应的地名有摩星岭、白云山、瘦狗岭和越秀山等;台地低矮平缓,多以岗命名,如赤岗、龟岗、象岗、七星岗、宝岗等。平原则以浦、洲、圃、 命名为多,河溪多以濠、涌、港、津等命名。 (三) 以地理环境变迁遗迹命地名 广州市附近的珠江不断沉积,江面日益缩小,江中沙洲、基岩、滩地不断并岸,或三角洲不断向海延伸扩展,原来的海涂滩地变为陆地,地名反映了变迁前的地理环境。如广州的海傍街、西湖路、仓边路、元运街。 七星岗 白云山 古海蚀石遗址 (四) 以地理位置特征命名 用东、西、南、北、中方位词标示地名的地理位置,如人民(北、中、南)路等。或以数字的排列顺序表示相对位,如中山(一至八)路,此外,还用前、后、左、右、边、邻、畔、外、对面等词表示地名的相对位置,如仓边巷、造币右、寺前街、仙邻巷、濠畔街、飞来对面巷等。 (五) 以人文景观命地名 以古建筑物命地名,如三眼井街、旧仓巷;以古城墙城门命名,如文明路、小北路; 以旧官署命名,如南海县街、保安街; 以寺庙命名,如应元路、六榕路等; 以交通设施命名,如流花路、万福路; 以古园林命名,如东园路、昌华大街等; 以地理位置命名如环市东路、解放北路等。 三、岭南地名文化的民族特色 岭南是早期土著民族南越族的集中居住地,南越族没有文字,只有语言,属壮侗语系。虽然后来南越族大部分被汉化,但在地名方面却留下其印记。 1古越族人被称为蛮夷故以乌、良起头的地名颇多,如雷州和增城的乌石 2南越族古称俚僚族,除逐渐汉化外,部分后来演化为黎、壮、瑶、畲等少数民族他们的语言文化都具有浓厚的古越族特色。如瑶族瑶族所在的地名多带畲、斜、盘古、瑶等字,如南海的瑶头 3古俚僚族一支后来演化为黎族,其所在地名多带“那”字 4壮族亦属古越族支系 壮语一直保留古越族的语言特点,如对山谷的命名多带“六” 5广西壮族地区还有许多带雒(骆、罗、碌)、布、那、古、驮、板、百等字的地名,如海南的那大 岭南地区在近现代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始终处在反对外来侵略和反封建斗争的前列,又是大革命时期革命的策源地。 明清时期黄萧养起义抗明,洪秀全金田起义反清,建立威振神州的太平天国,后孙中山组织同盟会进行反清朝封建统治的斗争,3·29起义血染黄花岗,孙中山三次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 第一次国共合作,岭南成为革命的中心,毛泽东、彭湃先后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 省港大罢工,建立黄埔军校和东征、北伐,抗日战争和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等都在岭南留下了丰富的革命史迹和地名,如广州的先烈路一带的烈士墓园、纪念碑及有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