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使用过的相机和我的相机情结:.docVIP

我所使用过的相机和我的相机情结:.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所使用过的相机和我的相机情结:

我所使用过的相机和我的相机情结: 从上学时期起,就对照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主要来源于我的美术)最初知道照相机是在小学的时候,姨夫有一台上海203型的相机,那个时候,家里有相机的很少,就是记得父亲每年从部队回来探亲,都去向姨夫那里借相机,然后领我们去公园照相,那个时候,天津的公园就是水上公园、北宁公园,还有人民公园。每一次都是去的兴高采烈的,还能下一回饭馆,从感觉上真是特美。听母亲说,那时侯一家子在饭馆吃一桌饭,8快钱还能用饭盒捎回来。[那时没有现在的餐盒,多时自己带那种铝饭盒] 每次照相回来,父亲就去照相馆去洗印[多伦道有一家工农兵照相馆我和父亲经常去,到了初中时候,自己经常去那里买显影液]一般都是冲印,基本上没有放大的,取像回来,父亲很认真的把洗好的相片放到镜框里摆好,挂在墙上。我们家里有两个大镜框是专门摆相片的,虽然都是黑白的,但处处都体现出来一种家庭其乐融融的气氛。 每次父亲拿回来相机摆弄的时候,我都喜欢在一边看着,好奇一般都是动手的指使,虽然在父亲严厉的警告之下,还是趁其不备的情况下,惶惶然的伸手去摸一下。 上海203相机,是一款旁轴120折叠相机,摁下弹簧,前面的方方的盖子自然打开,随着镜头伸展出来,镜头后面是一个伸缩皮腔,方的镜头盖90度张开,正好作为镜头皮腔的脱架,过卷没有计数器,所以装胶卷时,必须要仔细,一旦挂不上,不光浪费感情,一卷胶卷就算白仍了[当时120胶卷1快2一卷,后来我用的都是感光胶片厂弄来的简装一卷6角]。 地震那年,我上初二,学校也不上课,天天就是搭临建,姨夫家没有儿子,我就找几个同学给他们去盖临建,几天下来,姨夫一家也是高兴,我趁此就说出了借相机的想法,虽然姨夫不是很愿意,但最终还是借给了我,其实就是半天时间,还是在他们家门口,体育馆[现在的成都道上],那是我第一次真实的摸了相机并且操作着。 虽然是头一次,可是看的几个同学都非常羡慕,那时侯家里普遍都很穷,谁也没事想不起来去照相,那时的照相,对大部分家庭来讲,真是一笔大的消费。 一直到高中毕业,期间有机会用过几台相机,象海鸥120相机,东方S2相机,还有就记不清楚了。记得那时侯自己用小木版拼做的暴光箱,买两袋显影液和定影液,用棉被把屋里的窗户堵上,弄一盏小灯泡,盖上红布[烧了好多块],就开始操作起暗房来了。 一直到了工作,79年吧,也是因为工作关系[当时在厂团委],经常的和工会一起参与活动,用相机不用犯愁了,尤其是工会有一个专业暗室,是厂编辑部专用的,真是发现了新大陆,里面的设施太好了,像纸整盒的,肯定比我买的2块钱一包的胶片厂的散装的好,药品都是整瓶的,[我就是那个时候学会的药液配方,后来自己冲洗照片就没有买过现成的]尤其是那台海欧斜桥放大机,太给使了,就像如今群聚会发现一个可以做情人的号称美女的老太太一样,心情震荡呀…… 因为当时的工作,按我父母的话来讲叫不务正业,提出要我下车间锻炼,学一门技术,当时那个年代的孩子都特听话,不象现在的小孩们,弄不弄就逆反,我听话了,在一个全国著名的先进模范车间里学徒,车间里除了冲压机有些还算大一点的机器,其他的车床最大是二尺,最小是一尺,小铣床更是精练,当然所做的零件都是非常精密的。而且在这个车间里,家里的背景最不起眼的是宝坻县的县长。呵呵,不说废话了,还是转到兴趣上吧。 人在车间心野呀,逐渐的与原先的东西相去亦远,那个时候上班没有奖金,我是二级工,工资是39.78,自己买了一台放大机,相机还是借,真的没钱买,不过,后来爱上了集邮,钱都消费在那上面了,还好,终究是有一些珍藏价值。 85年[此已调离此单位挣扎中的脱离],正好是东方S4试产期间,当时的女朋友亲戚正好在照相机厂工作,父母那里借了[其实就是要]100元,加上自己的35元,买下了这台真正属于自己的第一台相机,真他X的美呀,那时侯的彩色胶卷也确实是贵的要命,28元,撂现在也是不便宜。主要是给女朋友拍,那时侯确实很传统,要是到现在,我绝对拿不到独生子女证的,肯定超指标。女朋友到处显示,电影演员好看不?差远了。好事总是不如人愿的,父母有了一套说法,反正是教育呗,一台相机,埋没了一段爱情[我从来不相信爱情,只信感觉]…… 86年,只身一人,瞒天过海,欠下500元的债 [当时向单位储金会借的,每月存5员,第二个月借500元,超级的酷],900元,一台纯日本产[那时没有假货]奥林巴斯OM-10单反相机被我买断,这时刻,没有了那种S4的兴奋,只是知道运用好才是真道理。那段时间,人缘极好,受伤的只是我的宝贝。 92年,现行老婆怀揣六甲,也许七、八甲时,本人独自北上,不远,北京,4000元,佳能A-1相机,作为一月后孩子出生的纪念相机,当时做孩子爷爷的我的父亲已退休,因为我的现有武器,上了天津正牌的老年大学,专业自然是摄影,我虽是造就父亲的英雄,但丛辈分上,我甘愿做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