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现代英德阅读文化比较研究
近现代英德阅读文化比较研究
中世纪至16世纪英德两国的阅读文化
1. 中世纪至16世纪工业革命以前,英国阅读文化由垄断专属向启蒙开化转变
中世纪的英国处于王权从集中走向分散、等级分明的教俗两界封建社会。在阅读群体方面,教会垄断文化知识,知识阶层起初仅限于教会人士和少数宫廷政客;在阅读形式上,朗读成为主要阅读形式,聆听他人大声朗读书本是广大民众最主要的阅读交流活动;在阅读媒介方面,主要是历史手稿、法律副本文书、教会的各种文件、私人遗嘱、婚约以及编年体的史书。在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中,阅读和写字是贵族和教会等专业人士的特殊技能,在实际生活中具备读写能力的人具有特殊的社会地位。因此,中世纪英国民众文化水平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状态。
随着12世纪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在阅读群体方面,能读会写的人已不限于贵族、教士或官吏,商人、农民、裁缝和水手也能读书写字了。据英格兰政治家托马斯·莫尔爵士的估计,15世纪已有50多万的英国人有识读能力;在阅读环境方面,英国很早就成立了大学和公共图书馆,但其藏书还是以宗教性和学术性为主;在阅读形式上,静默原则被牛津大学图书馆第一次采用,阅读从朗读逐渐向默读转变,阅读的主体逐渐由群体向个体演变。
2. 中世纪至16世纪时期,德国阅读文化由奢求渴望转向自由阅读
与英国等西欧国家一样,阅读在中世纪的德国还处于较低的水平,阅读成为贵族诸侯等上层阶层的奢侈事情,阅读群体主要是修道院的僧侣;在阅读形式方面,以精读和朗读为主;主要读物是宗教典籍、神学著作和劝善书籍等;阅读目的在于领悟神谕,牢固信仰。
1445年,德国人古腾堡发明了欧洲的活字印刷术,并出版了《圣经》,这给德国的阅读文化发展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1517年,德国僧侣马丁·路德发动了宗教革命,路德认为教皇及教会作为神的受造物都是可能犯错误的,只有《圣经》才是最高的权威,信徒自己阅读《圣经》得到启示,理解了《圣经》,即每个人可以阅读《圣经》和解释教义,就可能成为“义人”。尽管路德的宗教改革中关于阅读的内容没有扩展,但改革??目的是追求阅读权利和话语权,率先发展了自由阅读和个性化阅读。
近代英德两国的阅读文化
1. 17世纪至19世纪,英国的阅读文化由精英向大众转变
17世纪至18世纪上半叶,英国从相对稳定的前工业社会向日益扩张的工业社会过渡,是全世界经济最繁荣的国家,民众生活质量也有较大提高。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在阅读文化方面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在阅读主体方面,以小绅士、教士、教师、政府雇员、商人、店主、农场主、工匠,以及一些新兴工厂的工人为主的民众阅读逐步发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妇女读者群的出现,她们极大地刺激了小说创作的繁荣;在阅读媒介上,人文主义史学作品、政治史、教会史、通俗小说、年鉴、歌谣、戏剧、诗歌、日记、自传,还有新闻读物等开始进入了读者的视野;从读物构成来看,人们的阅读范围逐步由报纸、杂志、期刊扩大到各种书籍,满足了民众对知识和信息的需求;在阅读环境上,图书馆藏书和家庭藏书获得长足发展,到18世纪末,在地方有近1,000个图书馆,伦敦超过100个;在小城镇中建立了众多的读书俱乐部,图书外借业务繁忙,家庭藏书逐年上升。19世纪初,英国皇家教育委员会做了关于私人和家庭藏书的调查,在对诺福克66个家庭的抽样调查中发现,只有6户人家没有任何藏书,有藏书的家庭比例在这个调查中占90.9%,在其他地区的调查结果也大致如此;在阅读价值观上,当时社会有一种向上看的风气,下层模仿中层,中层追随上层,贵族阶层起表率作用,人们普遍认为阅读是有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会帮助人们认知世界,是引导人们从蒙昧走向理性,从粗野走向高雅,从卑微走向高贵的魔法棒。
2. 17世纪至19世纪,德国阅读文化由星火启蒙走向辉煌全盛时代
从17世纪末到18世纪70年代,是德国文化上的启蒙时期,在文化领域掀起了一股以尊重人的理性、倡导人文主义思想和民族主义精神为特征的时代潮流,此时文化成为政治的“高贵”替代物。18世纪中叶,出版商尼柯莱在阅读普及率较高的北方新教地区发起了启蒙运动,知识界及一部分开明君主开始学习和了解启蒙运动的原则和思想,阅读各类文化知识,声势浩大的阅读文化革命逐渐拉开帷幕。在阅读群体方面,市民中由商人、知识分子等组成的中产阶层开始阅读。到了1800年,德国已有一半人口具有读写能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女性读者跻身阅读读者的前列,有闲阶层的妇女们往往受过良好的教育,她们的生活除了3个“K”(Kinder Kuche Kirche)子女、厨房、教堂之外,还有读书或进行文化活动。这不仅刺激了图书市场的发展,而且提高了图书的品位;在阅读媒介方面,杂志新媒体应运而生,长篇小说和散文逐步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