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韩海英家长要守护好自己情绪
韩海英家长要守护好自己情绪
【韩海英简介】
2001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首都医科大学精神病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广泛性焦虑障碍的认知行为治疗以及其他焦虑障碍的心理治疗。注册心理师,中国睡眠研究会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心理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神经症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擅长情绪管理、职场减压以及焦虑症、考试焦虑、演讲焦虑、青少年心理问题、大学生情绪问题、老年心理问题、强迫症的认知行为治疗。
有调查显示,中国的青少年学业竞争激烈,升学压力大,心理状况堪忧。现实生活中,望子成龙的中国家长为孩子操碎了心,心情焦虑者普遍,而且家长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将焦虑转嫁给孩子,所以,家长学会自我减压,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是当务之急。本期,我刊特约记者采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心理科主治医师韩海英博士,请她给家长们指点迷津。
焦虑过度危害大
记者(以下简称记):焦虑,如今是一个热词,网络上随处可见,看来焦虑者不是少数。请问韩博士,医学上究竟怎样解释焦虑这种症状?
韩海英(以下简称韩):生活中,我们大部分时间是愉悦的,或是平静的,但时常也会被坏心情打断,令人烦恼。还有一些人长期被一种或多种坏心情干扰,不能正常地工作和生活。焦虑,是坏心情的一种,对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产生过度的、没有必要的担心,就会使人终日处于惶恐和紧张不安的状态中,导致无法安心工作和生活,甚至诱发多种心理疾病。但是,焦虑并不总是坏事,有时,焦虑是有积极作用的。
记:焦虑还有积极的作用?愿闻其详。
韩:焦虑本身并不是坏情绪,而是人类情绪不可缺少的一种。它可以促使人在遇到困境或危险时警觉起来,动用自身或身边的资源积极地应对。这个时候,人们多感觉到紧张、适当的兴奋,而不会把这种焦虑当成一种坏心情而痛苦。但是,焦虑如果过度了,就失去了它本身的积极作用,会给人们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对未来过度的和灾难化的担心是一种慢性的焦虑。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对一些事情产生担心,并为此而紧张,??考试结束了,担心自己考得不好,应聘结束了,担心自己落榜,等等。这些情绪谁都会有,但是,如果对生活中的很多小事情都产生过度的没有必要的担心,就表明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会感到烦躁、心慌等。
记:类似过度的担心主要有哪些?
韩:主要有以下五大类:
第一,对细节的过度担心。无论工作还是学习,都要求细心,尽可能做得完美一些,但是,如果对细节过度地关注,过分担心会发生错误,就会使人陷入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紧张状态中。为了缓解这种紧张的状态,有些人会通过反复检查来确定没有错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压力的变化,这种检查的次数会越来越多,并且可能会带到生活中,会用很多时间来反复检查门窗是否锁好、煤气是否关好等。
第二,对污染的过度担心。人们都希望生活在整洁的环境中,有些人过度地担心自己被污染,过度惧怕脏的东西。他们所定义的“脏”,往往是人们常常接触的东西,如公交车的扶手、门把手,医院的桌椅、食物,甚至无所不在的空气。为了避免被污染,他们洗手或清洗物品的次数远远超过正常人,也可能会采取很多保护措施避免自己被污染,如回避接触他们认为脏的东西、戴手套、口罩等。
第三,对身体健康的过度担心。对身体健康的过度担心会引起很多问题,如担心自己的心脏会有严重的疾病,当心跳稍快或胸口稍有不舒服的感觉时,就容易陷入惊慌失措或极度恐惧的状态,必须马上就医。还有人担心自己会染上艾滋病、狂犬病等,会反复去医院进行很多没有必要的检查或注射疫苗。
第四,对自身精神状况的过度担心。由于诸多原因,有些人可能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对很多事情看不惯,甚至很气愤,却找不到适当的宣泄途径,只能压制自己的情绪。如果这种压制持续很久,就会产生某种自己不能允许也不会真正去做的冲动,如骂人、打人、跳楼等。由于总是担心自己会做出这些事情,人会处于一种紧张、焦虑的状态,有时很强烈,突然感觉自己会失控,为此而惊慌失措、惶恐不已。
第五,对他人评价的过度担心。有些人,尤其是年轻人,会很在意别人怎么评价自己。因为非常担心同事、领导、老师、同学等会给自己不好的评价,或过分担心自己的表现不好,会遭到嘲笑等,人会异常紧张而回避和人说话、交往,或是回避在众人面前讲话。
抱怨是种慢性病
记:许多妈妈爱抱怨,抱怨老公不管孩子,抱怨孩子不争气,抱怨老师不照顾孩子,等等。请问韩博士,抱怨也是内心焦虑的一种表现吧?
韩:是的,抱怨是与焦虑直接相关的一种症状,最新的医学研究证实,抱怨可以归类到慢性病当中。
记:抱怨是一种慢性病?当真吗?
韩:当真,因为抱怨显示人的心理不够建康。心理状况对机体健康的影响非常大。举例来说,动脉硬化是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元凶,而动脉硬化是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