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被遗忘元素用字——氜、(上气下免)、(上气下云)
被遗忘元素用字——氜、(上气下免)、(上气下云)
摘 要:20世纪初,中国早期科技工作者在介绍国外新发现的元素时,会用新造字来代表。有些新造字成为学科规范,也有一些早已被人淡忘。文章回顾了三个天文相关元素的新造字的使用和流传情况,发现它们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这直接影响到科技史和科技术语的现代表达,是有待解决的历史遗留问题。
关键字: 氦,元素,元素命名,日冕,星云,造字
中图分类号:N04;P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3)06-0053-02
The Forgotten Chinese Characters of Elements:Helium,Coronium,Nebulium
YU Heng
Abstract:In the early 20’s century, Chinese scientific translators created new characters to correspond to elements Some of these Chinese characters were forgotten soon This article tracks the origin, propagation and destiny of three characters from astronomical elements They have not been well accepted yet Such situation is still affecting the modern expression of scientific history and scientific terms
Keywords: helium, coronium, nebulium, element
氜、(上气下免)、(上气下云)这三个字恐怕没几个人认识。它们并非来自艺术创作,而是天文学家所创造的几个元素的名字,代表着一段西学东渐的历史。
先说第一个字:“氜”(rì)。其实这个元素就是“氦”(helium)。虽然科学家们早就知道太阳光谱中存在暗线,但这些暗线的真正含义直到1860年基尔霍夫(Gustav Robert Kirchhoff)和本生(Robert Wilhelm Bunsen)发现元素的特征谱线之后才被理解。于是天文学家们开始根据日光中的谱线来确认太阳的元素组成。1868年,法国的让森(PJC Janssen)和英国的洛克耶(Norman Lockyear)先后在太阳光谱中观测到一条未知的亮线,后者确认这是一种全新的元素,使用了太阳的词根helio造了个新词“helium”,字面意为“日素”。而化学家们直到27年之后才在地球上找到这种物质。晚清传教士为规范教科书用词而成立的“益智书会”将其译为“氜”。气字头表明它是气态元素,“日”则指出来源,且为声旁[1]。不过在1915年,民国教育部颁布《无机化学命名草案》,采用发音与英文更为一致的“氦”。此后,“氜”的这层含义就迅速退出了??史舞台。不过“氜”本身作为“陽”的异体字,大型辞书中都有收录,计算机编码字符集中也有它的位置,所以现在可以顺利地显示。但是后两个字就没有这样高的待遇了。
186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克尼斯(William Harkness)和杨(Charles Augustus Young)在研究日冕光谱的时候又分别发现了一条无法解释的绿色亮线,他们称之为“coronium”(冕素)。这种元素的原子量似乎比氢还小,在刚刚公布不久的元素周期表中没有合适的位置。门捷列夫(Dmitri Ivanovich Mendeleev)一度怀疑它是“以太”的化学对应体,于是将其重新命名为 “newtonium”(牛顿之素)。甚至我国的物理学家吴大猷也曾经关注过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释[2]。而直到1939年德国天文学家格罗特里安(Walter Grotrian)才最终证明,这根谱线实际上来自于高度电离铁。
无独有偶,英国天文学家哈金斯(William Huggins)早在1864年就在某些星云的光谱中发现了两条未知的绿色发射线。他后来在许多其他星云的光谱中也看到同样的谱线。受氦元素发现过程的启发,他也提出它们来自于一种新的元素,并称之为“nebulium”(星云之素)。1927年,加州理工的天文学家鲍恩(IS Bowen)指出它们其实是电离氧的禁线[3]。
但是在答案揭晓之前,中国科技界已经开始按惯例为coronium、nebulium这两个新名词造字了。“免”表示来自于日冕,“云”则代表星云。这两个名词及译法(miǎn)、(yún)被民国教育部 1934年公布出版的《天文学名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1 Fun numbers and letters (大单元教学解读)英语人教PEP版二年级上册(新教材).docx VIP
- 关爱困境儿童让爱守护成长PPT模板.pptx VIP
- 山东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2025年高中人教版新教材介绍--及新旧教材对比 .pdf VIP
- Unit1 Fun numbers and letters 大单元教设计 英语人教PEP版二年级上册(新教材).pdf VIP
- 链式铸锭机的应用研究-机械工程专业论文.docx VIP
-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ppt VIP
- 金融知识竞赛题库第四部分中国人民银行法试题及答案.doc VIP
- 国企员工薪酬管理方案(2024) .pdf VIP
- 小镇喧嚣读后感.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