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学复习资料(合肥学院)
第二章
生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一、化学成分的同一性 二、严整有序的结构 三、新陈代谢(物质代谢 能量代谢) 四、应激性和运动 五、遗传与变异 六、生长发育 七、内稳态 八、适应
谢尔福特耐性定律?
生物的存在与繁殖,要依赖于某种综合环境因子的存在,只要其中一项因子的量不足或过多,超过了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则使该物种不能生存,甚至灭绝。
李比希 “最小因子定律” (1840,德国):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处在最小量状况的食物的量
光补偿点 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当处的光强度为光补偿点。
光饱和点 当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水平后,植物的光合产物不再增加,该处的光强度即为光饱和点。
生物对光周期的适应 1.昼夜节律:2.光周期现象:3.植物的光周期4、动物的光周期
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类型
阳生植物 适于强光照地区生活,光补偿点高。杨、柳、松.蒲公英
阴生植物 适于弱光照地区生活,光补偿点低。药用植物等
生物对光周期的适应
1.昼夜节律:生物活动表现出24h循环一次的现象.浮游动物.光合作用.
2.光周期现象:生物对自然界昼夜长度规律性变化的反应。
3.植物的光周期:春桃、秋菊
长日照植物 日照超过一定数值才开花的植物。小麦、大麦、油菜、菠菜等
短日照植物 日照短于一定数值才开花的植物。水稻、大豆、玉米、麻、菊花等。
中间性植物 长短日照均可,黄瓜、番茄等
长日照动物 在温带和高纬度地区许多鸟兽随日照延长开始生殖、北移。雪貂、野兔、刺猬
短日照动物 一些动物在白昼逐步缩短的秋冬之际才开始性腺发育和进行繁殖、南移。绵羊、山羊和鹿等
有效积温法则: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发育阶段的发育过程。各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称总积温或有效积温。 K=N(T-T0)
有效积温法则的意义:预测生物发生的世代数;预测生物地理分布;植物保护和预防病虫害;制定农业气候区划,合理安排作物;
内稳态概念:生物控制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稳定的机制,从而减少生物对外界条件的依赖性,提高生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内稳态保持机制:生理过程:高温植物气孔关闭,低温细胞液浓度提高;恒温动物控制产热.变温动物减少散热以调节体温. 行为调整:高温下蜥蜴抬高身体散热;低温人加衣取暖、动物冬、夏眠。内稳态机制可调整生物的耐性限度
贝格曼规律:寒冷地区的恒温动物身体比生活在温暖地区同类个体更大,减少单位体重散热量
阿伦规律:寒冷地区的恒温动物较温暖地区恒温动物外露部分(如四肢、尾、耳朵及鼻)明显趋于缩小减少散热。
第三章
种群:在一定空间中同种个体的自然组合 种群的基本特征:一、数量特征;二、空间特征;三、遗传特征
种群在无限环境中的指数增长 理想条件: 食物、空间充足,气候适宜,无天敌 数学模型:Nt = N0λt ;lg Nt = lg No+ tlgλ
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逻辑斯蒂增长适应: 世代重叠,连续性生长;在有限环境中的增长,繁殖速率不恒定。
环境容纳量K:某一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数量。dN/dt=rN(1-N/K)
逻辑斯蒂方程: = 逻辑斯谛增长曲线特点:1.开始期(潜伏期):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2.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3.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2时)密度增长最快;
4.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
5.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
种群内部的相互关系:存在于各个生物种群内部的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1、集群2、领域性3、社会等级 种间关系 生活在同一生境中的所有不同物种间的关系:
关系类型 关系特点
偏利(+ 0) 种群A有利, 种群B无影响
互利(+ +) 彼此有利
中性(0 0) 彼此不影响
竞争(- -) 彼此抑制
偏害(- 0) 种群A有害,种群B无利害
寄生(+ -) 种群A有利,种群B有害
捕食(+ -) 种群A有利,种群B受害
种间竞争:具有相似要求的物种,为了争夺空间和资源,而产生的一种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
偏利共生:两个不同物种的个体间发生一种对一方有利的关系,称为偏利共生
互利共生 :两物种相互有利的共居关系彼此有直接的营养物质交流,相互依赖相互依存、双方获利
出生率与死亡率 出生率:任何生物产生新个体的能力;死亡率 :任何生物死亡的个体数目
迁入和迁出 迁入 指别的种群进入领地;迁出 种群内的个体因故离开种群的领地
年龄结构与性比年龄结构:不同年龄组个体在种群所占比例。种群的年龄结构常用年龄锥体表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能耗桥画法示例.ppt VIP
- 2024-2030全球高温氨裂解催化剂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吉林省中考英语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pdf VIP
- 23G4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图集.PDF VIP
- P-02 【中信苏宁】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计划说明书-20141111.pdf VIP
- 中国人寿:养老险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设计旅游线路课件(共18张PPT)《旅行社计调业务》(中国言实出版社).pptx VIP
- 2025金考卷45套化学新高考版主书.docx
- 1401沟通你我他——大学生人际交往幻灯片课件.ppt VIP
- 循环水泵能耗桥分析与节能改造实践.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