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院前急救(淹溺电击毒虫咬伤)课件
溺 水 溺水时,水随呼吸进入呼吸道或肺内,阻碍气体交换,通常称为水窒息。 少数因寒冷、惊吓或水的刺激引起喉部反射性痉挛,造成窒息缺氧。 淹溺的进程很快,一般4~5分钟或6 ~7分钟就可因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因此、要争分夺秒迅速积极抢救。 一、概述 (一)、溺水致死的原因: 窒息 1、大量水、藻草类、泥沙进入口鼻、气 管和肺,阻塞呼吸道,而引起窒息。 2、惊恐、寒冷使喉头痉挛,呼吸道梗阻 而窒息。 (二)、海水、淡水淹溺 1、海水为高渗(含3.5%氯化钠),因渗透压的作用,造成严重肺水肿,导致心力衰竭而死亡。 2、淡水淹溺,大量水分入血,血被稀释,出现溶血→血钾升高导致心室颤动→心跳停止。 二、现场救护原则 (一)、水中救护: 从后面靠近落 水者,双手托住 落水者的头部, 两人均采用仰泳。 有条件可采用漂浮 脊柱板。 (二)、岸上救护 1、将病人头偏向一侧,清除口、鼻内的污泥、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检查呼吸、脉搏。 2、牙关紧闭者,按捏两侧面颊,用力启开。 3、控水: 1)、头置于侧位时口腔中 的水即能流出; 2)、救护人立即处半跪姿势, 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在大腿上, 使头部下垂,轻压其背部。 3)、采用海氏腹部冲击法,给予控水; 4、如呼吸、心跳骤停,即采用心肺复苏 5、不要轻易放弃抢救,特别是低温情况下应延长抢救时间,直到专业医务人员到达现场。 6、现场救护有效,病人恢复心跳、呼吸,可用干毛巾擦遍全身,自四肢、躯干向心脏方向摩擦,以促进血液循环。 溺水急救注意点 1、抢救要迅速。淹溺的进程很快,一般4-5分钟或6-7分钟就可因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 2、切不可未经处理急于往医院送而延误宝贵的抢救时机。 3、不要过分强调控水。吸入肺中的水不易压出,而进入胃部的水,却与呼吸无关。 4、保护自我,无能力不要贸然跳入水中。 急诊室抢救 1. 继续心肺复苏 入院初重点在心肺监护,通过气管插管、高浓度供氧及辅助呼吸等一系列措施来维持适当的动脉血气和酸碱平衡。间断正压呼吸或呼吸末正压呼吸,以使肺不张肺泡再扩张,改善供氧和气体交换。积极处理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和急性肺水肿。 2. 防治脑水肿 及时选用脱水剂、利尿剂,激素早期应用对防治肺水肿、脑水肿等亦有益处,有条件可行高压氧治疗。 3. 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 淡水淹溺时适当限制液体摄入,可积极补2%~3%氯化钠溶液;海水淹溺时不宜过分限制液体补充,可予补5%葡萄糖液。静脉滴注碳酸氢钠以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溶血明显时宜适量输血以增加血液携氧能力。 4. 其他并发症处理 及时防治肺部感染,体温过低者及时采用体外或体内复温措施,合并颅外伤及四肢伤者亦应及时处理,尤其要提高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并发症出现的警惕性。 电击伤 定义:电流与伤员直接接触进入人体,或在高电压、超高电压的电场下,电流击穿空气或其它介质进入人体而引起全身或局部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甚至发生心搏和呼吸骤停。 【病因】 1.缺乏安全用电知识,安装和维修电器、电线不按规程操作,电线上挂吊衣物; 2.高温、高湿和出汗使皮肤表面电阻降低,容易引起电击伤; 3.意外事故如暴风雨、大风雪、火灾、地震,电线折断落到人体; 4.雷雨时大树下躲雨或用铁柄伞而被闪电击中; 5.医源性如使用起搏器、心导管监护、内镜检查治疗时,如果仪器漏电,微电流直接流过心脏可致电击伤。 【发病机制】 1.电流 一般接触2mA以下的电流仅产生麻刺感,随着接触电流的不断增大,可分别引起患者接触部位肌肉持续痉挛收缩以致不能松开电极,呼吸困难,甚至发生呼吸肌麻痹和心室纤颤而死亡。 1.电流 一般而言,交流电比直流电危险,低频率比高频率危险。因为: 低频率的交流电易落在心脏应激期,从而引起心室纤颤。 低频率的交流电能引起肌肉强力收缩而致屈曲性抓握,使触电部位不能脱离电源,延长触电时间。 2.电压 低电压和高电压都可引起器官的生物电节律改变。电压愈高,损伤愈重。 3.电阻 在一定电压下,皮肤电阻越低,通过的电流越大,造成的损害就越大。电流对人体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分裂和电解作用;另一是热效应,使电能转变为热能而引起组织烧伤。 4.电流在体内的径路 电流由一侧上肢至另一侧上肢或下肢时,电流恰通过胸部,这比电流通过一侧下肢至另一侧下肢危险性大;同样,电流通过左侧躯干比右侧危险性大。 5.接触时间 电流接触时间越长,损伤越严重。 临床表现 1.全身表现 (1)轻型:出现头晕、心悸、面苍白、口唇发绀、惊恐、四肢无力、接触部位肌肉抽搐、疼痛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