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珍稀濒危种斧形沙芥果皮与种子内源抑制物抑制活性研究
珍稀濒危种斧形沙芥果皮与种子内源抑制物抑制活性研究
摘要 以斧形沙芥为材料,通过甲醇浸提液萃取斧形沙芥种子,研究其提取液对白菜、解除休眠斧形沙芥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斧形沙芥种子休眠与种子内源抑制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斧形沙芥种子存在较强生理活性的内源抑制物质,不同溶剂提取斧形沙芥种子内源抑制物质的活性不同,抑制活性由强到弱依次为甲醇、乙酸乙酯、乙醚、石油醚。
关键词 斧形沙芥;果皮;种子;抑制物;提取液;抑制活性
中图分类号 Q949.950.5;Q946.8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1-0077-03
种子休眠(Seed dormancy)指有正常活力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仍不能萌发的现象,是种子植物适应环境和延续生存的一种稳定对策[1]。种子休眠对于植物而言是有利的生态适应特征,但是对于农业发展生产而言却是不利的,对人工育种尤其是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人工繁殖影响尤为明显[2]。按照种子休眠特征的差异可分为内源性休眠、外源性休眠和综合类休眠[3]。内源抑制物是引起种子休眠的最重要的因子,它是指植物种子的种皮或其他部位存在某种或某些能够阻碍种子生理活动或某个代谢环节的化学物质,种子必须经过一定时间,待这些化学物质分解后,才能解除抑制作用而萌发[4]。
在一些种子的果皮、种皮、胚乳、胚或子叶中含有香豆素、生物碱、有机酸、酚类、醛类、脱落酸等,它们对种子的萌发起着一定的抑制作用[4]。王艳华等[5]通过对大山樱种子各部分浸提液的白菜籽萌发试验结果表明,其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种胚、内种皮、外种皮,种子中含有抑制物是大山樱种子休眠的主要影响因素。梁育勤等[6]的研究结果表明,皇后葵及香棕的果肉及胚乳中均含有发芽抑制物,且果肉内抑制物含量较高,而胚乳内的抑制物含量较低。
斧形沙芥(Pugionium dolabratum Maxim.)属于十字花科沙芥属(Pugionium Gaertn.)二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宁夏、陕西、甘肃等地的荒漠及半荒漠地带 [7-8]。有食用、防风固沙等多种功能,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及重要地经济和生态价值。近年来,由于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斧形沙芥个体数量逐年减少,种群分布范围不断缩小,野生种已濒临灭绝[1],扩大斧形沙芥的种质资源和种群数量显得十分重要[9]。斧形沙芥种子具有休眠特性[10],故深入研究种子休眠特性的形成和其生理机制,确定休眠抑制物质,能够为适时采收和打破种子休眠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斧形沙芥的农业生产和植物多样性的保护。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以2010年采自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的斧形沙芥果皮和种子为试验材料,千果重(33.59±1.22)g,种子千粒重(9.50±0.23)g,TTC染色生活力为85%,含水量3.69%。试验中所用的白菜种子为秋珍白六号,纯度98%,净度98%,发芽率85%,含水量7%。
1.2 试验方法
1.2.1 斧形沙芥果皮、种子抑制物的提取。取处于休眠期的斧形沙芥果皮、种子和处于非休眠期的种子各200 g,用粉碎机粉碎,过200目筛。分别放于500 mL的烧杯中,加入80%甲醇溶液200 mL,在室温密闭浸提,每间隔2 h搅拌1次,使其充分浸提,每隔24 h倒出上清液,再重新加入80%甲醇溶液继续浸提,重复3次,合并浸提液[11]。
1.2.4 斧形沙芥果皮、种子提取物对解除休眠斧形沙芥种子萌发指标的影响试验。将上述稀释2.5倍后的各有机相溶液对解除休眠的斧形沙芥种子进行萌发试验。每皿内放25粒解除休眠的斧形沙芥种子,每个处理4次重复,置于27 ℃恒温光照培养箱内进行萌发试验。每天记录发芽数(以胚根长度大于2 mm时统计为萌发),第10天统计斧形沙芥种子的发芽率,并测其苗鲜重与干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斧形沙芥果皮、种子提取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由表1可知,CK中各有机溶剂处理白菜种子后其发芽率与水相比无显著差异,表明4种有机溶剂本身对白菜种子萌发并无抑制作用,可用来进行斧形沙芥果皮和种子中抑制物的提取与分离。各有机相提取液对白菜种子发芽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果皮和种子浸提液的乙醚相和甲醇相对白菜种子发芽率的抑制效果最显著。果皮中的乙酸乙酯相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因此,斧形沙芥果皮和种子抑制发芽率的物质主要存在于甲醇相和乙醚相中,果皮的抑制物质多于种子。抑制强度从高到低依次为甲醇相乙醚相乙酸乙酯相水相石油醚相。
2.2 斧形沙芥果皮、种子提取液对白菜苗鲜重的影响
由表2可知,各有机相提取液对白菜苗鲜重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果皮的石油醚相抑制了白菜苗的生长,其抑制效果最显著,非休眠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