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赵文辉豫北乡村风俗画描绘者
赵文辉豫北乡村风俗画描绘者
摘 要:赵文辉是位优秀的小小说作家,他立足于河南,擅长豫北乡村风土人情的描写,其小小说集《豫北乡下》堪称其小小说的代表作。《豫北乡下》最大的特点是:艺术而本色地勾勒出豫北乡村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形象;原汁原味地呈现豫北乡下具有独特地域特点的风俗人情并充满激情地赞美了豫北人古道热肠的人性之美。
关键词:人物 人情 人性 方言
赵文辉,男,汉族,1969年生,河南新乡辉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中专毕业后做过多种职业:纺织厂棉检员、行政单位秘书、连锁超市经理、报纸副刊编辑、酒楼经理等。
赵文辉的文学创作之路始于小小说创作,尔后是中短篇小说的创作,至今已出版小说集七部。而笔者认为最能充分体现赵文光辉小小说创作个性特点的应数《豫北乡下》这部小小说作品文集,此文集于2005年获第二届郑州小小说学会奖的优秀文集奖。
《豫北乡下》最大的特点是:艺术而本色地勾勒出豫北乡村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形象;原汁原味地呈现豫北乡下具有独特地域特点的风俗人情并充满激情地赞美了豫北人古道热肠的人性之美。
先说第一点:艺术而本色地勾勒出豫北乡村具有典型特点的人物形象。
《豫北乡下》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即为“人物”篇,共有15篇小小说,写了15个豫北乡下人。
这里有因说话结巴而遭人嘲笑的胜利,有因脑膜炎后遗症而半傻不精的成色,有做生意诚信不欺的小叔,也有倒买倒卖棉花的黑商贩刘棉花;有不识字却干了三十年村广播员的四叔,也有敲诈勒索耍无赖阻挡村里修公路的三叔;有好出风头好勾引大闺女小媳妇的张木匠,也有俊俏出众作风正派一块香胰子打动芳心许终身的好姑娘三菊……
作者在确定写作对象的时候,并不是从传统的是非善恶的道德标准出发,而是从真实出发,精心选择并写下了15个曾经以至现在仍然生活在豫北乡村里的鲜活的人物形象。这15篇有关人物的小小说,如15幅素描,其人物因本色而格外真实,其画面因艺术手法的运用而格外灵动自然有生气。
比较有代表性的当数《张木匠》一篇。
小说开头就??吸引人:“张木匠是我爹,豫北乡下一木匠”,“张木匠挣钱却不挣脸,大人小孩都不把他当回事。我们弟兄几个也瞧不起他,当着面叫爹,转过脸唤他老小子。”
往下,小说简洁利落地写了四幅生活场景:
张木匠手艺精,活稠,但外出一冬天干活,过年回家却拿不出钱——在外勾引大闺女被逮被罚。
张木匠会翻跟头耍大叉,社火会上出风头——一场下来总能敲定一两个相好的,白天耍大叉,晚上跟相好的钻机井房。
张木匠上梁时扔“剽梁糕”——和小媳妇们调笑。
娘贴心贴肺近他——他骂娘打娘。
后来,儿子们长大了,因他名声不好而疏远他,因他对娘不好要打他,他蔫了不少,甚至开始巴结儿子们,小说最后写了一个场景:
有一回,大哥家瓦房漏了,雨后张木匠竟一个人搬着梯子爬上一丈多高的房坡,一手提灰一手拿瓦刀,颤颤微微踩着长满青苔的房脊。我们赶到时正看到这一幕,一个个吓得气都不敢出。
我看见大哥的泪流了下来。
小说不过千余字的篇幅,生活容量却不小,而且,作者是在这一个又一个鲜活生动的生活事件中写人,于是就把人写得很真实:做为乡下一个木匠,张木匠有长处,手艺精,脑子活,会拳脚,擅表演;这在乡下应该算个有点吸引力的人了,于是他的短处也就相伴而生了:好勾引女人。结果呢,自然是经济上受损,名誉上也受损。但是,父子天性啊,当他年老力衰,在儿子们歧视的目光下仍然想着儿子们,试图讨好儿子们时,当儿子的也不禁因感动而泪下。小说写得既合生活逻辑也合情感逻辑。
第二点:原汁原味地呈现豫北乡下具有独特地域特点的风俗人情,并充满激情地赞美了豫北人古道热肠的人性之美。
放眼全国,以写乡土题材而闻名的作家有,以写河南乡土题材而闻名的作家也有,但专写豫北乡土题材的作家也许就不多了。像赵文辉这样集中推出一批以浓郁的豫北风情为背景的小小说,这在小小说界应当说是首创。
《豫北乡下》的第二部分和第四部分即是“风俗”篇和“风情”篇,共30篇作品。这30篇作品涉及了近三十年间豫北乡下人比较普遍的生活方式及民风民俗。如《找对象》中显示,豫北乡下男女找对象讲究的是门当户对,但也不排除自由恋爱的成分;找过对象后就是订婚了,《瞧戏》中写了订婚后,已订婚的青年男女的相处方式;订婚后短则半年,长则一二年就要结婚,要结婚就得先盖房,盖房讲究的是上梁那天要撒“剽梁糕”,当天工匠的宴席上要有“鱼”,《借鱼》写到了上梁那天席面上没鱼,其后果的严重性;结婚,豫北乡下叫“典礼”,典礼当天女方亲属要刁难刁难男方;新媳妇过门后,邻里街坊都要看看新媳妇地里活能干不,家里针线活能干不,于是就有了《九月授衣》篇中所写的秋旮旯妇女拆洗被褥缝补棉衣过程中的故事;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