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火灾事故战术措施.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各类火灾事故战术措施

第八章各类火灾的扑救 揖训练要求铱 各类火灾的扑救是灭火战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遥因此袁 在开展对各类火灾扑救理论学习的过程中袁要从了解各类火灾 特点入手袁切实掌握对各类火灾的扑救对策袁以求达到有效提 高指挥人员组织指挥能力和提升部队整体作战能力的目的遥 襓第一节建筑火灾扑救襓 建筑火灾扑救,必须坚持“救人第一”的原则,按照“以 固为主,固移结合”战术要求,积极疏散、救助遇险人员,运 用“内攻近战、上下合击、内外结合、逐层消灭” 等战术措 施,有效地控制火势,消灭火灾。 一尧高层建筑火灾扑救 高层民用建筑,是指十层和十层以上的住宅建筑或建筑高 度超过24m 的公共建筑。高层工业建筑:是指二层及二层以 上、建筑高度超过24m 的厂房或库房。 (一) 特点 1援基本特点 (1) 建筑高大,用途广泛。高层建筑主体建筑高、层数 多,多数在主体建筑底层建有裙房(规范规定,高层建筑的底 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的1/4 且不少于一个长边长度,不 应布置高度大于5m、进深大于4m 的裙房);高层建筑多数用 于住宅、办公、商贸、宾馆及综合使用等。此外,在建筑内用 电设备多,可燃物质集中,火灾荷载密度大。 (2) 内部竖向管井种类多。电梯井、电缆井、管道井、各 种楼梯通道等。此外,设有共享空间的高层建筑,使楼层间互 相连通。 (3) 消防设施完善。高层建筑设有防火分隔、安全疏散及 避难、防排烟等消防设施;同时设有火灾自动报警、自动水喷 淋、事故监控和广播等系统等。 2援火灾特点 (1) 蔓延途径多,易形成立体火灾。竖向管井与通道、共 享空间、玻璃幕墙缝隙等部位,易产生“烟囱”效应,烟火流 动速度快;外部风力作用会加剧火势蔓延;高强度热辐射会引 起临近建筑物燃烧。 (2) 人员疏散困难,灭火救援难度大。火灾中,浓烟、毒 气及其他燃烧产物易造成人员呼吸困难, 甚至窒息、中毒死 亡;内部温度高、烟气浓、能见度低,灭火救援人员难以深入 内部,实施有效的人员救助及灭火战斗行动;楼层高,消防移 动作战装备器材难以发挥作用;被困人员易惊慌失措,可供疏 散逃生的通道少,容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3) 玻璃幕墙破碎,极易造成地面人员伤亡和破坏地面消 防车辆及供水器材,影响灭火进程。 (二) 灭火措施和行动要求 按照“以固为主,固移结合”的战术要求,积极疏散救助 遇险人员, 运用“上堵下防、内攻近战、内外结合、逐层消灭”的战术措施,迅速消灭火灾。具体要求: 1援火情侦察 (1) 外部观察和询问知情人。了解起火楼层内被困人员情 况;有无易燃、易爆及贵重物品;起火单位人员扑救初期火灾 情况。 (2) 利用消防控制室了解:受理火警、发出火灾信号和安 全疏散指令情况;自动灭火、防排烟、通风空调系统工作运行 情况;消防电梯运行及燃气管道阀门是否关闭情况;对各类消 防设施联动控制情况等。通过监控设备进一步查明起火部位、 燃烧范围、火势发展趋势、人员受火势威胁程度等情况,并根 据救人与灭火需要,指导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发出有关指令。 (3) 深入内部侦察。查明与核实被困人员数量、所在位 置、起火地点、燃烧范围、火势蔓延方向及消防给水系统运行 等情况; 确定人员疏散和救助路线及方式、灭火作战进攻路 线、灭火阵地应设置的具体位置。 2援疏散和救助遇险人员 (1) 通过消防控制室,利用应急广播系统稳定被困人员情 绪,组织引导被困人员有秩序地疏散,防止惊慌、拥挤和跳楼 现象的发生。 (2) 疏散和救助人员的基本顺序: 着火层—着火层的上 层—着火层的下层。在到场力量充足的情况下应同时进行。 (3) 疏散和救助人员途径:从楼层疏散通道、出口,经消 防电梯、防烟封闭楼梯或室外疏散楼梯,进入避难层(间)或起 火楼层的下层,条件允许可直接下到地面到建筑物外的安全地 带。同时, 也可利用举高消防车、缓降器及其他救生器材 (网、袋、绳索等)疏散救助遇险人员。 3援利用各种通道、设施和装备登高进攻 (1) 内部进攻。利用防烟封闭式步行楼梯及消防电梯,进 入灭火和堵截阵地实施战术进攻。进攻起点层一般选择在着火 层下一层或下二层;进攻起点层既是进攻的起点,又是前沿指 挥所,还是人员、器材集结处。力量部署的顺序是:着火层— 着火层上层—着火层下层。力量部署数量应是着火层大于着火 层上层,着火上层大于着火层下层。水枪阵地要依托防火、防 烟分区设置,且靠近火点或各种竖向管井开口部位。 (2) 外部进攻。在着火层的上层实施有效防御的基础上, 利用室外楼梯、建筑物平台、举高消防车、直升机以及大楼装 有的塔吊、升降机、擦窗机等登高装备, 从外部建立进攻通 道,依托承重结构设置阵地由外向内射水控制外蹿火势,进而 攻入内部展开灭火救人行动。 (3) 充分运用内部消防设施和外部进攻装备器材,创造一 切条件,科学实施内外结合的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