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抗病毒药2010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八章抗病毒药2010课件

学习提要 掌握药物分类:抗病毒药按其作用部位的分类。 掌握代表药物:利巴韦林、阿昔洛韦、齐多夫定的化学名、结构、理化性质及用途。 掌握代谢拮抗原理在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了解金刚烷胺、碘苷的结构、理化性质及用途。 了解根据作用机制,当前抗艾滋病药主要分为哪几类?代表药物。 熟悉奈韦拉平、沙奎那韦和萘非那韦的结构和用途。 了解抗病毒药和抗艾滋病药的发展和现状。 专一性HIV-I 逆转录酶抑制剂,进入细胞后不需磷酸化激活。 与非底物结合部位结合而抑制逆转录酶活性。 对其他逆转录酶无作用。 蛋白酶是HIV基因产生的一种特异的酶,能将基因表达产生的多聚蛋白裂解,变成各种有活性的病毒结构和酶。抑制该酶的活性会产生无感染活性的未成熟的子代病毒。 发现 1964年 首次合成,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抗癌药 1972年,被用于抑制单纯疱疹病毒复制的研究 1984年,发现对HIV的抑制作用 1987年,被批准作为第一个抗艾滋病药物上市 逆转录酶抑制剂——齐多夫定 构效关系 A、T、G、C:有活性 U:无活性 N3、F、H、2’,3’-双键 硫代胞苷 5’-羟基必需 酯化、醚化后活性降低或消失 逆转录酶抑制剂 奈韦拉平 (Nevirapinea) 逆转录酶抑制剂 非核苷类 蛋白酶抑制剂 沙奎那韦(Saquinavir) * * * * * * * * * * * * ECUST- * - ECUST- * - ECUST- * - ECUST- * - ECUST- * - ECUST- * - ECUST- * - ECUST- * - ECUST- * - ECUST- * - ECUST- * - ECUST- * - ECUST- * - ECUST- * - ECUST- * - ECUST- * - ECUST- * - ECUST- * - ECUST- * - ECUST- * - ECUST- * - ECUST- * - ECUST- * - ECUST- * - ECUST- * - ECUST- * - 抗病毒药物 Antiviral Agents 病毒 病原微生物中最小的一种 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进行寄生和增殖 被某种因子激活,就可在动物或人体内产生毒性或引起疾病 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 病毒 抗病毒药物 影响病毒复制周期的某个环节 理想:只干扰病毒复制,不影响正常细胞代谢 实际:抗病毒药物在达到治疗剂量是对人体产生毒性,至今没有一种抗病毒药物可达到此目的 只是对病毒抑制,不能直接杀灭 一些病毒性疾病,只能用疫苗预防,没有治疗药物 研究抗病毒药物的困难 病毒没有自己的代谢系统,必须依靠宿主细胞进行复制 某些病毒极易变异 抗病毒药物 作用 部位 影响核糖体 转录的药物 抑制病毒 复制的药物 影响病毒 核酸复制的药物 分类 抑制病毒复制的药物 盐酸金刚烷胺 作用机制: 抑制病毒颗粒进入宿主细胞内部(M2蛋白抑制剂) 阻断病毒基因的脱壳及阻断核酸转移进入宿主细胞 亚洲A2型流感病毒 抗震颤麻痹(利用中枢神经系统毒副反应) 金刚烷胺类 干扰素及干扰素诱导剂 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塞米韦-达菲) 影响病毒核酸复制的药物 作用机理: 竞争性的和DNA聚合酶或RNA聚合酶相结合,从而抑制酶的活性,干扰病毒核酸的合成。 核苷类 非核苷类 嘧啶核苷类 嘌呤核苷类 代谢拮抗原理 设计与生物体内基本代谢物 的结构有某种程度相似的化合物, 使与基本代谢物竞争或干扰基本代谢物的被利用, 或掺入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之中形成伪生物大分子, 导致致死合成(lethal synthesis), 从而影响细胞的生长。 代谢拮抗 嘧啶核苷类 碘苷 dioxuridine 第一个临床有效的抗病毒核苷类药物 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竞争性抑制DNA聚合酶,阻碍病毒DNA的合成 本身无活性,活性形式:三磷酸碘苷 对单纯疱疹病毒、牛痘病毒等DNA病毒有效,对流感病毒等RNA病毒无效 嘌呤核苷类 阿昔洛韦 aciclovir 2-氨基-1,9-二氢-9-[(2-羟乙氧基)甲基]-6H-嘌呤-6-酮 糖环中失去C-2’和C-3’的嘌呤核苷类似物 作用机理: 抑制病毒编码的胸苷激酶和DNA聚合酶,从而能显著地抑制感染细胞中DNA的合成,而不影响非感染细胞的DNA复制。 高选择性,靶向: 嘌呤核苷类——阿昔洛韦 合成路线 水溶性差 ——前药 地昔洛韦 伐昔洛韦 嘌呤核苷类——阿昔洛韦 利巴韦林 ribavirin 1-β-D-呋喃核糖基-1H-1,2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