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次 绪论2
教 育 学 第二节 教育的概念、产生与发展 什么是教育? 教育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 教育是人类独有的现象吗? 未来的教育是什么样的? 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爱因斯坦 “只要人们没有做到以童年的欢乐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里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欢欣的激情,只要他没有沉醉于孩子气的顽皮活动之中,我们就没有权利谈论什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 胖胖的小老头乘儿子熟睡之际,悄悄把他弄上车(没带作业本),警察也配合,路人也配合,孩子终于醒在梦幻般的美丽田野。周围的小动物惊讶,孩子更惊讶,秃顶父亲‘阴谋得逞’,躲在树丛中含笑窥测,内心比田野更美丽。 一位留美华人女儿的“童子军”经历 她五岁时,参加了女童子军(girlscouts)。这个组织在美国孩子中非常流行,但结构很松散,不过是几个家长凑在一起,轮流志愿带孩子而已。女儿六岁时,童子军派下差使:推销饼干,目的是培养孩子的社会和经营技能。童子军的网站也直言不讳地介绍,美国许多成功的企业家,都是从在童子军卖饼干开始的。饼干一包四美元,至少高于市场价30%。这么教孩子赚钱,是否过分呢?一试才明白,买童子军的饼干,没有人嫌贵。刚开始时,女儿见了哪怕是熟人,害羞得话也说不出来。不过,大人们都特别热情,一看她穿着童子军的小制服怯生生地站在那里,就主动走过来问:你在干什么呀?是在卖饼干吗?我可以买几包吗?就这样在“客户”的引导和鼓励下,她的买卖也开张了。许多买主告诉我们,他们都是在童子军里卖饼干长大的。渐渐地,女儿居然也敢主动张嘴推销了。 饼干有四种,有低热量的,有巧克力的,等等,每次推销,孩子要向人家解释品种,告诉人家买某种饼干的理由,然后算账,四块钱一包,一共多少钱,算术也跟着学了。具体卖的办法是先找顾客订货,登记大家购买的数量,然后“进货”、“送货”、收款,要走整个一个商业流程。几个礼拜下来,女儿居然卖出了32包。总金额128美元。 饼干卖完,大家凑在一起算账,看看总收入是多少,让孩子们讨论钱该怎么花。结论是把钱一分为三,第一部分给组织者,因为人家义务劳动,还要自己缴钱,不公平,所以孩子希望能把志愿者倒贴进来的钱支付了。也就是说,孩子用自己的劳动,挣钱“雇用”了组织的大人。第二部分钱,要捐给那些无家可归者。这特别合女儿的心愿。因为她生在纽黑文,那是个很穷的城市。我们又没有车,买菜来回走一个多小时,把她放在运动婴儿车上推着,一路见到许多无家可归者,所以她不到三岁就有个理想:长大开个餐馆,穷人来吃饭不花钱,她只收富人的钱。第三部分钱,留下来给孩子们开个庆功会。 第二节 教育的概念、产生与发展 一、教育的涵义 (一)日常生活中的教育 (二)教育的字源 (三)有关教育的若干命题 (四)教育内涵的现代阐述 (一)日常生活中的教育 日常生活中的“教育”用法 1. 作为一种制度的“教育” 例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 作为一种方法的“教育” 例如:“你是如何教育好孩子的?”“在当前这样一个社会,应该教育孩子自立、自强和自尊。” 3. 作为一种过程或结果的“教育” 例如:“看完电影,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读完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一)日常生活中的教育 日常生活中“教育”概念的内涵 1. “教育”意味着向善的方向发展 2. “教育”意味着深刻的精神转变过程 3. “教育”意味着对象的主观接纳和认同 从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概念看“教育”的三种定义 1. 广义的“教育”定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2. 狭义的“教育”定义:即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 更狭义的教育,即指思想道德教育。 三种“教育”定义的共同基础:把“教育”看成是在外在的影响下,促使学生内在的精神世界发生深刻的和自觉的转变过程,这种过程追求的是一种符合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的善的价值方向。 (二)教育的字源 1. 中国 “教育”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句。 《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但这两个字在当时不是一个有着确定含义的词,在后来的一二千年时间里,没有成为思想家们论述教育问题的专门语汇。 从大量的历史文献来看,在20世纪之前,思想家论述教育问题时,大都使用的是“教”与“学”这两个词。 从甲骨文以及古代思想家们的论述来看,我国古代“教”与“学”的基本含义是“学做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