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勇怯宋高宗
勇怯宋高宗
(内江师范学院 政法与历史学院, 四川 内江 64112)
摘要:靖康之变金军将宋朝宗室几乎一网打尽,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幸免于难,同年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重振河山、建立南宋,使宋朝在江南延续一百多年,被称为中兴之主;但是宋高宗也是历史上有名的“逃跑皇帝”,在与金国的交往中长期处于屈辱的地位;呈现出他鲜明的二元特性,其实他的勇怯是由其实力和利益共同决定的。
关键字:宋高宗 英勇 怯懦 实力 利益
长期以来受评书和演义的影响,一提到宋高宗人们便立刻浮现出“怯懦、胆小,自私、不顾父兄北国受辱、丧权辱国、偏安江南、不思收复中原,宠幸奸佞、残害忠良”等词语来形容这位南宋的开国之君,尤其是人们想到宋高宗、秦桧一伙制造的风波亭惨案陷害抗金名将岳飞“昏庸”二字很自然地落到了他的头上。其实历史上真实的宋高宗不单单是人们所熟知的胆怯懦弱,而且还英勇无比、胆识过人,他的勇怯反差如此之大正好是由其人生各个时期的实力和利益所共同决定的。
宋高宗讳构,字德基,徽宗第九子。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军南下攻破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俘获宋徽宗、宋钦宗及后宫宗室大臣3000余北归,同时扶持伪楚傀儡政权以汉治汉;同年康王建立南宋,“淳熙十四年十月乙亥,崩于德寿宫,年八十一,谥曰神圣武文宪孝皇帝,庙号高宗”,【1】他的一生有过英勇无比、胆识过人的传奇经历,也有过怯懦只会逃跑的屈辱岁月,人们有称赞他的,但更多的是批评他,历史学家们却称之为中兴之主“宋传至九世而徽、钦陷于金,高宗缵图于南京,六君者,皆中兴之主,而有异同焉”。【2】
英勇康王
在很多人心目中长刀、大斧、狼牙棒成了剽悍的金国铁骑的代名词,而宋高宗则是个文弱之人,要不怎么落了个“逃跑皇帝”的恶名呢?真实的宋高宗不仅不是文弱之人,反而是个文武双全的优秀人才,史书上说他“资性朗悟,博学强记,读书日诵千余言,挽弓至一石五斗”;【3】他在登基即位之前是很有作为的、功勋卓著,曾因有功于江山社稷,文封太傅、武封节度使。
出使金军大营可以说是赵构英勇无比、胆识过人的华丽篇章,他智勇双全的表现令人钦佩。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金军以宋廷不遵守“海上之盟”为借口挥师南下,长驱直入很快就打到了北宋都城汴梁,宋徽宗惊慌失措采取“议和、逃跑”的政策,传位给儿子宋钦宗自己逃往江南。宋钦宗启用李纲等人取得第一次东京保卫战的胜利,金军见汴京一时难以攻破便提出了议和条件“议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遣宰臣授地,亲王送大军过河”;【4】钦宗皇帝召集众兄弟商议,前往虎狼之师的金军大营议和而且还是城下求和,谁都知道这是九死一生的危险差事,所以诸亲王皆默然,只有康王主动请缨“帝慷慨请行”;【5】徽宗有31个儿子、钦宗有30个王弟,可当大宋江山危在旦夕却只有康王挺身而出。钦宗大悦“遂命少宰张邦昌为计议使,与帝俱”【6】敢于冒着生命危险主动请缨去金营做人质,赵构的勇气和胆量可见一斑,这足以说明他并非贪生怕死之辈。康王在金军大营智勇双全的表现,他的无畏和英勇不仅保住了自己性命,而且还折服了金军的将领。康王等人一进入金军大营就被扣留做人质“金帅斡离不留之军中旬日”,【7】笑傲官场的少宰张邦昌坐立不安,而康王一切如常“帝意气闲暇”;【8】连年长的张邦昌都做不到‘身陷囹圄还能泰然处之、神情自若’,康王的胆识可见一斑。正当他们在金军大营做人质时,宋军对金军发动了一次军事行动“会京畿宣抚司都统制姚平仲夜袭金人砦不克”;【9】金人前去责问宋朝的使者,历经过官场血雨腥风的张邦昌与年少气盛的康王的反应截然相反“邦昌恐惧涕泣,帝不为之动”。【10】宋廷一方面向金求和而一方面又派军夜袭金军,这惹怒了金人,张邦昌和赵构生死悬于一线,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赵构的表现超越了老谋的张邦昌,这深深地的折服了金军将领“斡离不异之”,【11】金军怀疑赵构不是真正的亲王可能是大将之子,否则一个19岁的亲王怎么可能有如此的胆识和骑射功夫。金军于是把他们释放了提出“更请肃王”的条件,【12】这样少年英武的康王以他自己的英勇、胆识完成了皇兄钦宗交给他的使命,也在历史留下了他英雄主义的光辉一笔。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国以北宋不履行城下之盟的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的约定为借口再次挥军南下,宋钦宗急忙派人议和,金人明确提出让康王前去议和“王云从吏自金先还,言金人须帝再至乃议和”,【13】因为后来金军知道在斡离不军营中做人质的少年英雄的确是康王赵构,放走康王让金人特别后悔,毕竟有赵构这样的人存在对金国来说确实是潜在的威胁。没等宋廷做出反应,金军再次恐吓曰“金人坚欲得地,不然,进兵取汴都”,【14】议和之举已迫在眉睫,康王再次授命于危难之际勇敢地扛起第二次出使金营的使命,纵使他深知此次前去会比上次更加凶险,有可能像他的王兄肃王赵枢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