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溪的变迁
小溪的变迁
临安市实验初中702班 郎楚楚
我的家乡在“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太湖源镇。我家门前有一条小溪,这条小溪从山上下来,流经我们整个村子,犹如全村人的“生命之泉”。但是和困扰全国的环境问题一样,这条小溪也经历了由清澈到被污染,再到得到初步治理的过程。为了更详细的了解小溪的历史,我请教了我的奶奶和爸爸。
听我奶奶说,六十年代,我们村的环境可好了!山上到处都是茂密的森林。小溪两旁也是竹林遍布,犹如一位位守卫边疆的士兵,保护着小溪。春天到来的时候,鸟儿们忙着从这头飞到那头——为的是给自己建一个安稳舒适的巢,那时,唧唧喳喳的鸟叫声在整个村子里回荡。小溪旁还有高大的灌木丛,夏天的时候,村子里的人经常到树下乘凉,人们还亲切的称这些树为“大自然的扇子”。小溪里的水清澈得可以看见鱼自由自在穿梭在水间的情景。看啊,青苔慵懒得趴在石头上享受着水的抚摸,成群的鹅卵石弟兄们争着抢占自己的地盘,老夫老妻的鱼携手漫步在石块之间,年少的鱼儿们追逐打闹着从这头到那头。顽皮的孩子们也禁不住诱惑,连忙卷起自己的裤脚,奔向河里,加入到鱼儿们的行动中。红日西斜的时候,孩子们拎着满满一桶的收获,一步一步迈向家中;山上的大人们也扛着锄头下了山。天边的余辉仿佛成了一支无声的催眠曲,催着人们进入梦乡,小溪也在宁静中渐渐地沉睡。我痴痴地听着奶奶的诉说,羡慕之情在心中油然而生。
然后爸爸说,他上小学时,村里的环境也还是不错的,那时候他们每天放学从不走大路,总是沿着小溪逆流而上,在小溪里抓鱼苗,把抓到的鱼苗盛在饭盒里,然后拿到上游去放养,所以这条小溪一直到半山腰都有鱼。有的积水潭甚至黑压压的一片都是鱼。一到水少的时候,一个水潭就能抓许多许多的鱼。放鱼苗、抓鱼是他们最快活的时候。夏天的时候,他们每天都偷偷地在小溪里游泳,虽然骄阳似火,但溪水却是凉的刺骨,所以大人们不让他们游泳,说会感冒的。
到了九十年代,情况却截然不同。村民们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不惜把山上和小溪旁的树木砍掉来卖钱,树逐渐的减少,山上、小溪旁都变得光秃秃的。一到下雨,溪水就变得很浑浊。因此,小溪里的水再也不能与以前相媲美,鱼儿也慢慢的减少了。更有些村民在小溪里毒鱼、炸鱼、网鱼。而当我懂事的时候,小溪里已经见不到鱼了,漂浮在水面上的不再是赏心悦目的绿萍,而是一张张五颜六色的包装纸、塑料袋。一到下雨天,河水就把这些垃圾冲到下游的里畈水库,因此,那里的工作人员往往要清理很长时间,有时甚至能装满整整三只船。村里的人们还在河里随意的放养家禽,搞得鹅卵石上到处都是那些家禽的粪便,整个村子里弥漫着恶臭的气味。一到夏天,许多不知名的飞虫黑压压的在小村的上空盘旋,蔚为壮观。小溪两岸还堆积着许多人们废弃的厨余垃圾,小溪两旁原本茂密的植物,现在却寸草不生,没有一点生机。
这几年,政府加强了环境保护,禁止乱砍滥伐,为了保护小溪和鱼儿还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具体如以下几点:
加强了处罚力度。在小溪旁,我们经常可以看见许多的警示牌,以加强村民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对于那些不遵守规则的人,决不轻饶!记得有一次,两个外地人因偷偷捕鱼而被村民抓到,政府知道这件事后,予以两人警告,并罚了两人20000元人民币。
加强了宣传工作。政府为了让村民牢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村子里的各个地方张贴了许多关于破坏环境后果的海报,并经常让村民观看一些环境保护的电视节目,收听一些关于环境问题的广播,而且每年都会派工作组来检查村里的环境情况。并且在我们村的小溪里放养了30000尾鱼苗。
村民们的环保意识加强。经历了这么多的村民们也逐步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渐渐地遵守政府规定的规章制度,不再做那些乱砍滥伐、随意倾倒垃圾等破坏环境的事情。
经过几年的努力,光秃秃的山头恢复了绿装,这条小溪的水又慢慢的变清了,两岸也逐渐变绿了,鱼儿又悠闲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垂钓的人也渐渐的增多了。
从这条小溪的变迁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以下几点:
在六十年代的时候,虽然人们的生活并不是很富裕,但人们服从管理,奶奶说当时村里规定连烧饭取暖用的柴火都必须捡那些枯死的树枝。于是全村没有一个人砍过哪怕碗口粗的一根柴火。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可能出现像想靠砍伐树木来赚取利益的类似事情。
到了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当时刚刚分山到户,政府的管理不是很到位,加上人们不满足于现在自己所拥有的,想获取更大的利益,因此出现了破坏环境的问题,这使得我们居住的家园加速恶化,导致环境保护问题严重。
现在,人们和政府逐渐重视起环境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解决办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都会见到我奶奶所说的那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环境就如同我们的母亲,她给予了我们生存下去的条件,更给予了大地万物宝贵的生命,如果我们不知恩图报。那就如同拿了一把刀刺向养育我们的母亲,最终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