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他人酒杯 浇自己块垒.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借他人酒杯 浇自己块垒

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 ——浅谈曹植闺怨诗的诗情 【文 摘】曹植的闺怨诗,都是他发泄身世的慨叹之作。本文从诗人创作闺怨诗的背景入手,围绕诉“离夫”之愁,鸣“弃妇”之怨的主线,讨论诗人以人托人、以事托志的诗情。 【关键词】曹植;建安文学;闺怨诗;诗情 【中图分类号】I207.22 建安时代在中国文学史上,特别是在文人诗的传统里,是一个很辉煌很突出的时代。“三曹”、“七子”等天赋作家,群星璀璨,使得建安文学“彬彬之胜,大备于时”。在“三曹”当中,曹植(字子建)以公子之豪,下笔琳琅,其诗赋创作,成就最高,人称“建安之杰”。 宋晋之际的著名诗人谢灵运曾言:“天下有才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谢灵运在自负的同时,也对曹植做了高度的评价。 曹植一生写了不少闺怨诗,塑造了诸多不同的美女、思妇形象,其风神态度,惟妙惟肖,表现出摄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使这些闺怨诗在今天仍然大放异彩。诗人借夫妇写君臣,委婉地表陈自己不容于世,困于谗言,无所告诉的心田,抒发自己的慷慨情调。曹植的慷慨悲歌蕴藏着一种强烈的感人力量,针对曹植的“慷慨不群”,与曹操的“壮志不已”,已构成建安诗慷慨之音的主要内容。如今,我们讨论曹植的闺怨诗,这对于了解诗人的慷慨“风骨”,确有一定的补益。 闺怨诗的背景 诗人闺怨诗的产生,与其经历以及所处的政治处境密切相关。曹植生于公元192年,自幼在古典文学修养上基础雄厚,十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少而好赋,其所尚也,雅好慷慨,所著繁多”(《与杨德祖书》),他不仅长于文学,在兄弟中最有才能,他一生也最看重功名,具有扶助时君,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后来因为恃才傲物,任性而行,失去了曹操的信任,引起曹丕的猜忌,失去了爵位,以至时刻感到“身轻于鸿毛,谤重于泰山”。220年以后,在兄、侄两代君王的压迫下,不许他和亲戚往来,更不得参与政事,成了“羊圈之养物”,过着名为藩侯、实为囚徒的生活。后期,他物质生活困苦,“连遇脊土,衣食不继”,加之时常迁徙,骨肉之情,流浪之苦,使其“汲汲无欢”。公元232年曹植忧愤而终,年仅41岁。 曹植的创作以220年曹操病逝、曹丕称帝为界分为前后两期。他前期的作品,主要是表现其政治雄心、抱负及其豪壮的乐观情绪。曹植后期,倍受迫害和压抑,其作品多表现他的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愤慨不平之情。如果说“但美遨游,不及世事”(《拟邺中集序》)是曹植在邺城度过的安逸生活的留影,那么,在他后期的痛苦和艰辛中,培养出来的更多是慷慨之音,使他的诗歌蕴涵了被迫害的哀伤和人生的悲痛:此时的“雅好慷慨”与他前期的“风流自赏”绝不相同。它交织着无边的哀伤、无限的愤慨、无比的恐惧之情,交织着怀才不遇、壮志未酬之意。曹植是个失意文人,如弃妇、怨妇之悲惨更易表示同情,因而,他的笔下自然写出不少好的闺怨诗,如《吁嗟篇》、《浮萍篇》、《美女篇》、《弃妇诗》、《种葛篇》、《悲歌行》和《杂诗》诸章等。在歌咏弃妇、怨妇的闺怨诗中,他表示心曲,流露自己的身世之感。曹植写的闺怨诗,以美女及思妇、怨妇的悲凉处境,来喻示自己的横溢之才华和无限之忧伤,“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以引起时君的同情和社会的共鸣。 闺怨诗的诗情 曹植在闺怨诗中,以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或直抒,或暗示,以人托人,以事托志,表现出自己飘零的身世,寄予自己沉痛的感情。诗中讽刺少,悲伤多,诅咒少,劝慰多,悲愤交集,慷慨忧伤。 以人托人,以事托志 曹植是一个有政治理想的人 他的抱负是“戮力上国 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留金石之功。”(《与杨德祖书》)即使在后期他的生活受到压抑时,他渴望的仍然是建功立业,他坚持不懈地上书,写了大量的饱含政治热情的书和表:《求通亲亲表》、《陈审举表》、《谏伐辽东表》,这些书和表都抒发了他的雄心和壮志。然而他的满腔热忱并没有唤回君主的厚爱。为了表明自己虽有才具而无计施展、牢骚不平意在言外,曾写《美女篇》一首。刘履评价此篇曰“: 子建志在辅君匡济,策功垂名,乃不克遂,虽受爵封,而其心犹为未仕,以托处女而寓怨慕之情焉。”《美女篇》以美女盛年不嫁喻志士的怀才不遇,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苦闷之情。文学史上用“美人”、“美女”比喻理想人物的当始屈原,屈原是“蓖于君”,而曹植是明显自喻。诗人笔下的美女,既有强烈的择配要求,又遵守求贤慕义的择配原则,决不敷衍苟合。诗的前六句“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写美女的外貌、装饰及其神态:艳丽而又娴雅的美女在路边采桑,桑树的柔嫩枝条纷纷摆动,采下的桑叶纷纷飘落。人们仿佛看到那素手、皓腕在冉冉的柔枝上、翩翩的落叶中挥动采摘,好一幅极为美妙的动人画面!“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是美女的处居门第和身价:诗人用“青楼”、“高门”、“重关”暗示她出身于豪贵之家,“华贵耀朝日”,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