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S”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中应用
“3S”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中应用
摘要:探讨了“3S”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应用,介绍了以崇礼县察汗陀罗流域为例的监测思路和方法,对应用该方法所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分析。为基层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者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监测手段,为决策者提供了全面、科学、准确的依据。
关键词:水保监测;基层应用;“3S”技术
Abstract: This paper study on the 3S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the monitoring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introduces the ideas and methods of Chongli County in the sweat Tuo Luo river basin as an exampl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to get the results analysis. Provides a practical means for monitoring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of workers at the basic level, and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scientific, accurate basis for decision makers.
Keywords: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the application of 3S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S157
1引言
水土保持监测预报作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和“四大任务”之一,愈来愈受到各级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3S”技术的发展,以“3S”为主要技术支撑的水土保持监测已提上日程,它的应用对水保监测尤其是基层工作者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水土保持监测中,GPS常运用于地面监测,可以测量小范围的水士保持设施或水土流失现象发生的位置、几何特征(面积、周长等)、高程等,如沟蚀定位观测、滑坡和泥石流定位观测。RS主要是航空监测和卫星遥感监测。GIS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2总体设计
2.1流域概况
崇礼县察汗驼罗流域位于冀西北间山盆地区,总面积86.28km2,水土流失面积67.92 km2,占总面积的78.7%,海拔930~1605m,相对高差是675m,坡度组成主要为5°~15°和15°~25°。流域内土壤主要是栗钙土和褐土。土层厚度在30~90cm之间。年平均降水量453mm,年际降水不均衡,其中6—9的降水量为317mm。平均径流深42.9mm。年平均气温4.1℃,≥10℃积温2260℃,年均日照时数2884h,无霜期118d,???风日数20d。流域内现有人口3265人,劳动力1896人。主要农作物有玉米、谷子、莜麦等,人均粮食203kg,人均基本农田0.17hm2。水土流失严重使当地耕地减少,土层变薄,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生态环境的恶化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造成贫困和落后。大量泥沙顺流而下,污染水源。
2.2数据来源和收集
图件资料主要有覆盖察汗陀罗流域的标准电子地图(1:10000)和TM卫星影像图(1:25000)。文字资料主要有察汗陀罗流域的初步设计报告和施工设计。调查数据主要为询问、抽样调查等监测方法,其中GPS在调查中的应用极大的方便了调查资料的整理过程。地面监测数据来源于范家西沟沟口的控制站和白庙沟梁梁面的7个监测径流小区。利用这些设施的测流测沙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水土保持单项治理措施和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的水保效果,为治理后的效益分析特别是保水保土效益提供直接来源。部分数据来自当地水文站和气象站。
2.3 工作流程设计
过程主要分三阶段,第一阶段,收集资料。包括收集治理工程开工前期的遥感信息(TM影像图),GPS配合抽样调查的数据,典型照片和典型影像资料,文字、表格等属性数据材料,收集地面监测数据,治理情况及调查数据。第二阶段,数据分析整理。基于GIS系统建立数字化信息库。录入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包括每一地块的几何特征、地形、植被、温度、雨量、人口、粮食等。经过数据编辑、拓扑、误差纠正等过程,建立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壤侵蚀类型图等图形、图片库、影像等数据库。第三阶段,水土保持监测结果及应用分析。
3应用方法
3.1利用GIS制作专题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