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文辅史”在历史教学中运用
“以文辅史”在历史教学中运用
摘 要: 在文科综合已是大势所趋的今天,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必须从学生们所熟悉的诗歌、散文、小说、对联、戏曲、民谣、快板乃至影视文学等这些广义的“文”中撷英取华,做到文史相辅,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好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关键词: 以文辅史; 历史教学; 情感教育; 原则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8-0145-01
人们常说“文史不分家”、“文史相通”、“六经皆史”等,这都说明文学与历史的关系至为密切。鲁迅先生曾给予《史记》高度的评价,他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由此可见文学与历史的相溶之处。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文史知识的相互渗透是提高学生认知教育和情感教育的很好方法。
一、以文辅史的必要性
(一)以文辅史,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更加深刻理解历史事件的本质
如讲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时,可引用毛泽东的词“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使学生形象的理解人与猿的区别就是人会磨石头,即人会制造工具。又如讲“安史之乱”的时代背景时,引用杜牧的《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千窗百户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使学生从表面看到事件的本质,了解玄宗日益骄奢,宠爱贵妃的事实,从而理解统治者的昏庸,进一步掌握“安史之乱”的背景。
(二)以文辅史,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历史人物的雄心壮志,高贵品质,从而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作用
由于历史知识具有过去性的特点,我们所讲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不可能重演,所以我们可引用历史人物的原话,声情并茂、神态逼真、褒贬得当,并用不同的语调,高尚激越的情感,饱含真情实感的叙述或朗诵。讲出卖国家主权、民族利益的历史罪人时则显出义愤填膺、深恶痛绝,讲强敌压境当权者腐败无能不做抵抗时痛心疾首、拍案而起。这样可使学生心随情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激发出强烈的爱与憎,使学生在充满哲理的情趣之中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如讲南宋对峙时的中国,引用岳飞的《满江红》“……靖康耻,犹???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用激昂的情调朗诵后,可使学生形象的领略到岳飞的远大抱负:雪国耻,捣敌巢,复故土,也可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又如讲到清政府与帝国主义侵略者签订《辛丑条约》时,引用那拉氏“上谕”中所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就把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的腐朽、卖国求荣嘴脸及服服帖帖的做帝国主义者的奴才的丑恶面目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了。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则使林则徐、谭嗣同等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不计个人得失,甚至不怕牺牲生命的高尚情操跃然纸上。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渐理解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可益人神智,鉴故喻今,具有劝善戒恶的教育功能,是一门教我们如何做人的学问。
(三)以文辅史,有利于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在教学中,也可引用典故、成语、对联、歌词、影视片段,这样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味性。如中国古代史用“老马识途”“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等成语、典故导入新课,给学生一悬念,引起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又如讲到明朝东林党时,可引用顾宪成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来说明东林党人对朝廷不满,对政治关心。就文学艺术方面讲,它也有值得鉴赏的地方,如对仗工整,写法从小处着笔等,值得同学们借鉴。就现实意义说,也可教育学生不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要关心时事政治。再如,在“甲午中日战争”教学中引入电影《甲午风云》中关于黄海海战的片段,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邓世昌等清朝爱国将领的爱国热情;在“五四运动”的教学中引入电影《我的1919》中中国代表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慷慨悲壮的演讲片段,“弱国无外交”的悲凉便可更好地展现;在“长征”的教学前播放电视剧《长征》的主题曲《十送红军》,学生很快就可进入到关于长征的学习氛围;在教学有关“巴黎公社”的内容时可与学生共唱国际歌,等等。
(四)易于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与这相关的另一事物,在它们的相互联系中,突出事物的特征,发掘事物的本质。联想不仅可以使议论更深入,而且可以使思维变得更活跃、更开阔。在历史教学中引用语文知识,使学生易于从某一知识点(事件)感悟(领悟)到别的知识点(事件),进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完成知识的迁移,形成高层次的联想思维能力。如旧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一是劳动时间长、待遇低,所受压迫深,因此反抗最激烈,斗争最坚决;二是工人阶级与农民之间的有天然的联系。我们讲述这些枯燥的结论时,让学生联想夏衍报告文学《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