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美学论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美学论文

诗 美 学 论 文 院系:历史学院 专业:人文科学试验班 姓名:王汝华 学号:20073810121 杜甫《蜀相》赏析 摘要:有“诗史”之称的杜甫,有着特殊的诸葛亮情结,他也因此写下了很多赞美诸葛亮的诗歌。笔者认为这些诗歌中《蜀相》成就最高、最为感人。本文从《蜀相》的创作背景入手,对诗歌进行分析,试图走近诗人的内心世界,解读这首千古绝唱。 关键词: 诸葛亮 怀古咏怀 沉郁顿挫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第二年760年的春天,他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而且抒发了自己以垂暮之年苟安巴蜀, 在国势危难中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极度苦闷,是诗人晚年爱国思想的突出体现。 诗歌的题目为《蜀相》,蜀相指的是诸葛亮,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为蜀,任命诸葛亮为丞相, 所以被称为“蜀相”,武侯是武乡侯的简称。 诗歌的一二两句“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成都遭到了很大的破坏, 只有武侯祠完整无损。诗人一问一答,点出了武侯祠的确切位置。诗歌的首句诗人用的是“丞相”二字,而非诗歌的题目“蜀相”,给人以亲切感,同时也间接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钦佩和赞赏,其间一个“寻”字妙笔天成, 是古代成都的别称,成都盛产丝,丝可织锦,因此成都多织锦,古时候朝廷专派一名官员管理织锦,被称为锦官,所以成都又被称为锦官城,“柏森森”三个字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据说祠堂前面的柏树是诸葛亮当年所种,现在已经十分繁茂。意象是融入作者主观情思的物象,柏在古诗的意象之中就有正直,品德高尚的意思,这里也暗示了诸葛亮高尚的人格。首联用一个“寻”字贯穿起来使得一问一答两相连属,恰如其分地道出了诗人急欲瞻仰武侯祠堂的情不可耐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上句一个“自”字,下句一个“空”字。此二字适为拗格,即自字本应平声,今故作仄;空本应仄声,今故作平。彼此互易,声调上有一种变换美表明武侯呕心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刘备三次登门拜访的故事,三顾茅庐表面上是在写刘备,实际上是赞孔明,因为正是由于诸葛亮具有经天纬地之才,神出鬼没之计,刘备才愿意三顾茅庐;“ 频烦”意思是多次地烦劳,也暗示了刘备求贤的诚心,最终诸葛亮出山,帮助刘备建立了三分天下的霸业;“天下计”指夺取天下的计策;“两朝”指刘备和刘禅两代“开济”“开”指帮助刘备开创基业;“济”是指辅佐刘禅匡济艰危“老臣心指诸葛亮尽忠蜀汉,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27岁出山,到54岁病死,他把自己辉煌的一生,毫无保留地交给了刘备父子,交给了蜀汉政权,在他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中,挥洒自如地谱写了收二川、排八阵、联吴抗曹、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等气壮山河的英雄篇章,但是最终也没能实现兴复汉室,统一中原的夙愿。事业未竟,身先死去,后世的英雄每次想起这件事怎么会不泪洒衣襟呢? 这两句诗作者不仅是在怀念古代名贤,也是作者在痛惜自己的遭遇。事实上,诗人毕生持有“致君尧舜”的远大抱负,想通过做官来推行他的儒家之道,实现他救黎民、辅君主的政治夙愿,可是生不逢时,诗人正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军无道,诗人得不到重用,宏伟的夙愿也难以实现。更近一步,诸葛武侯虽然雄才大略,功业昭著,最终却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的写下了下面的千古名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描述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是他一生中最为感人之处。正是因为“出师未捷身先死”,才令人扼腕叹息,才“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一句诗为天下后世像诸葛亮一样的悲剧人物和英雄豪杰倾泻出一腔热泪,引起了他们强烈的共鸣,这里泪满襟的英雄当然也包括诗人自己?,不仅是因为诸葛亮事业未竟而身先死去而且在于诗人年以垂暮,报国无门,这里的泪不是颓唐的泪,而是感人的泪,催人奋发向上的泪。 从整体上看,《蜀相》全诗仅仅八句,五十六个字,诗人却把描写与议论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做到对仗工整、声律和谐优美。前四句是描写,是咏祠堂,写出了武侯祠的远景近景以及诗人想看到武侯祠的迫切心情,为诗歌后四句议论埋下伏笔,后四句是咏丞相,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诸葛亮的高大形象,成为千古绝句。整首诗结合起来看,既具有整体性又具有部分性,二者结合起来,浑然天成,诗歌的艺术结构完整而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